十字路口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突然迷失自己,感到前路茫茫,深怕选了条错误的道路。

在上个星期,有个同乡老友因为大学毕业了,所以打算来我家借住2个月,等待毕业典礼。我家已经很久没有人来拜访了,所以我还蛮高兴得,最少有人可以陪我聊天打发时间。

在相处的一个星期,他告诉我他打算要回马发展,找份安稳的工作,不想再留在英国了。一开始,我有点错愕,原本以为他会留在英国好一阵子。

我原本的计划,和屋友,他,3人一起在Birmingham找间房子。如今,屋友也表态说,她要和妹妹一起住,不用预她一份。结果,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妈说,我可以考虑住在学校宿舍,方便之余还容易认识新朋友。我想了想,觉得也很有道理,决定等到7月中旬,就Book宿舍了。

同乡问,为什么我那么坚持要留在英国,为什么不回去马来西亚发展?

他说,如果我不打算aim PR了,回马也未必是件坏事,我可以把念书的学费节省起来,用来投资也好,做些小生意也好。要是我留在英国,多两年回马的时候,还得重新开始。听着听着,我也犹豫起来了。

现在的我,回去了能做什么?当个不折不扣的上班族,呆在KL这个大城市?逗留的话,读到了master,要是找不到工作,又怎么办?

我害怕了,我应该回去,还是逗留?

这个选择,我会为此而后悔嘛?

百花绽放

英国和大马的不同,除了天气,文化差异,在我看来,差最远的应该就是花了。

英国的花,颜色较为鲜艳,味道浓郁,但花季很短,很多花往往只能维持1-2个星期就会凋谢。看到花朵凋零的样子,心里百般滋味涌上心头,怪怪的。

春天和夏天是赏花的好日子,偶尔走在街头,看见些好看的花,我就会拿起K-800,尽情的拍下来,当作我留英读书的一点点留念,害怕以后没有机会再次看到一样的景色,害怕自己不明朗的人生未来道路。

缠绕着我屋前篱笆的植物,寒冬的时候我一度以为它已经死了,哪知道夏天一到,开了一大堆白色的花,超强的生命力。
路旁见到的植物,有着很浓郁的花香味,闻了心情会变得很好,让我充满干劲的开始一天。
隔壁门前的蔷薇,高贵的红色,不知道摘来送人会怎样?
我也不懂这个是什么花,熏衣草嘛?看起来又有点不对,算了,蓝色和紫色的花在大马还蛮罕见的~
早上时分,可以看到花农们很努力的种着这些花苗,希望它们可以快高长大。
夏天让人联想到阳光海滩,海边的花都来了~

在喧哗的大城市,政府特意设置了一块土地,让人们可以尽情的沐浴在花海当中,被绿色植物给包围着,每日,都可以见到很多人躺在这块土地上晒太阳,野餐等等,舒服哦...

人类,还是喜欢美好的事物,花卉,似乎有着治愈心灵的能力,让人们尽情放松,充电过后,再次回归人生。

大学一日游

6月20日,我和朋友来到了Birmimgham City University。

老实说,这大学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可是之前degree成绩实在是太烂了,好的大学都不收我,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大学就在perry barr station的对面,一出站就一目了然,还蛮方便的。

我是一个标准的路痴,我朋友也是因为担心我会迷路所以才自告奋勇的替我带路,尽管他也没有来过这里。再次,要好好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一开始我就进去和Business school counter的老头聊天,告诉他我目前的状况。他建议说我应该转科系,不拿Msc in accounting and finance,因为它和ACCA有太多的类似了,读完了也学不到什么新东西,还不如把钱花在学新的东西。

我开始犹豫起来,担心学校不接受我的转科申请,他明白了我的疑惑后,就自拍胸口保证说一定可以,如果staff有什么问题就叫他们就问他,他就是Head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嗯,大咖就是大咖,够海派的,我也有了信心,握手言谢后就继续参观大学。

艺术摆设?大自然?
嗯...有点像INTI...
大走道
商业大楼的感觉?

逛了一会儿,拿了些资料,免费的笔,钥匙圈之类的东西,就去China town买东西了~这一天,就简单的结束了。

酒鬼的日子

第2摊和东南亚美女互瞪的酒吧
再来一杯啤酒
啤酒加白酒
白酒一支
饭桌上


在6月20日,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主办了open day。为了更加了解这间大学,我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去看看。在星期五,我乘坐火车来到了coventry,打算在朋友家小住几天。

在大马的时候,常听别人说中国人都很会骗人之类的说法,一开始,我也很有点信以为真,但自从认识了中国朋友后,我发现也不尽然。我认识的,他们都很大方,热情的招待我吃饭喝酒,事后也不和我收钱。

“哎呀,你还是个学生,不用付了,我们付就好了。”

嗯...真的是超级大方的好人,感觉上我就像是骗吃骗喝的那个多一点,呵呵。

今天,果然他们又带我去了一间餐厅吃饭喝酒,餐厅气氛很好,生意也挺不错。等菜送来的当下,我们喝酒聊天。我现在总算有点了解为什么男人谈事情都要喝酒了,喝了酒人就会变得健谈起来。

可能是我少喝酒的关系,我酒量颇浅,喝了啤酒加白酒竟有点酒精上脑的感觉。买单过后,他们意犹未尽,想要找间酒吧续摊。

到了某件酒吧门口,guard把我拦截了下来,问我年纪,我稍微迟疑一下回答:“22"。他露出怀疑的目光盯着我看,叫我拿passport或者license给他看,当时我并没有带着passport出门,只带了young person rail card,他不接受。外国朋友见状,告诉他说华人的样子都是比实际年龄小,guard还是坚持不给。于是,就离开了。

外国朋友还笑说,当作是个compliment好了。接着又不知道到了什么酒吧,这次很顺利的进去了。

进去的时候,我发现背后有人一直注视着我,我转头一看,发现一对貌似东南亚国家的女生。初始,我也以为他们可能也是大马人,看着她们我也很有亲切感,他乡遇故知?但他们似乎说着泰国还是越南的语言,我也就不理了。结果,有空没空她们就会瞄过来,稍有醉意的我不甘示弱的盯了回去。

最后,彼此还是没有说上一句话,朋友就拉着我去另外一间酒吧了。

第三摊结束后,我们就回家睡觉了。其实有点喝醉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一觉到天亮。酒醒后,想到那两个女生,我觉得自己好丢脸,互相盯来盯去都不知道为什么。

阿苇与阿爸



“在1990年6月21日,一个女婴出生了,她叫作----廖子苇!!”

这样的开头,通常都能从小学文章里面看到,题目是我的自述。我家只有我和我妹两个小孩,嗯...相依为命?好像有点不对,说是战友,好像有点太夸张,呵呵。

我妹是个很头脑清晰,很有远见的人,这些优点从她小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某天,我妈问妹功课写好了没,她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很坚定,很确信的望着妈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作什么,反正大了也是要嫁人~”

原本在一旁喝水的我,听到如此的回答,连水都快喷了出来。这样的反驳,让我妈脸色大变,用刑是指定动作的后续了,谁叫她用这种滥理由来敷衍妈。

嗯...回想起来,我妹也没错,圣贤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我妹5-6岁就能了解这玄机,真是难能可贵(无言中)

我的父亲,粗人一个,不是个好老公,但无可否认,他确是个疼爱孩子的父亲,在物质上,他会尽量满足我和妹妹,可是亲情上,他做的并不够好。

家人,可能也是前世的缘分,身上都有着一样的DNA,把人都连接起来。我也不会怨天尤人,埋怨说为什么我父亲不是李嘉诚之类的话(当然),只希望,家人们可以幸福快乐,不为小事而争吵,我就心满意足了。

阿苇,生日快乐,阿爸,父亲节快乐!

父亲节


从小到大,每次看到电视剧中的男女主角总爱许愿说“我希望可以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一个看似简单的愿望。我并没有那么伟大的宏愿,我稍微缩小点范围,“家庭和平”就好了。

说实在,我很羡慕那些幸福家庭长大的小孩,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我身边的朋友,有时候会来和我分享他们家庭聚会或者旅行之类的事迹,对于这些故事,我只能抱持着幻想,心里也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妒忌。

我和父母一同旅行的次数,应该5只手指都数得完。小时候的我,十分渴望一家出外旅行的机会,但好事多磨,父亲和母亲总会在临出门前大吵一场,结果,旅行也就取消,或者,只有母亲和我两兄妹一起。

父亲常埋怨我和妹妹偏帮母亲,断定母亲不停灌输我们怨恨他的想法。事实相反,我记得我和母亲说过:“如果父亲不在,这个家一定会更加幸福。”母亲马上露出不悦的神色,说道:“他毕竟还是你父亲,你不可以这样想!”

不知道父亲听到这段对话,又会作何感想?

人生短短几十年,有些事情一旦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我认为,孩子们的大学毕业典礼,应该也算是家里的大事一桩吧?毕业前夕,家人都很兴奋,当场,我和父亲做了个约定,一定要出席我的毕业典礼,我们要一起拍毕业照。奈何,他又再次和母亲为了些小事争吵。

那时候,我已经可以预料到结果了,可能,他又要放我鸽子了吧。出门前,我再三叮嘱他无论如何,一定要出席,他竟表现出不耐烦地样子。果然,他还是失约了,母亲,外公,婆婆,妹妹,小表妹都出席了,唯独缺我的亲生父亲。

回想起来,之前他所做的约定,似乎都没有守到几个,酒和鸡毛蒜皮的小事,原来真的重要过孩子。

看了妹妹的Blog,她说父亲在我不在的一年,已经改了很多,还和她说,他要存钱,明年来英国旅行。我不晓得他有没有这个毅力,戒掉酒瘾,也罢,也算是个希望吧。

和小时候比起,父亲酗酒的情况的确大有改善,希望我明年的硕士毕业典礼,可以真正拍一张,一家人的大合照。

离父亲节还有3天,祝大家父亲节快乐...

阿公的孩子


阿公有6个孩子,大姑,大伯,二伯,父亲,小姑,小叔。阿公是个很注重孩子教育的人,每个孩子都受到了高等教育,除了,早婚的大姑和父亲。

大伯和二伯在英国求学过后,就落地生根,组织了各自的家庭,甚少回来。小姑和小叔自从毕业之后,就留在KL发展,每逢过年过节才回来一次。

最后,留在两老身边的只有父亲和大姑。大姑有了自己的家庭,只留下父亲一家依然和两老住在一起。祖屋,虽称不上古老,亦有一定的年份,有10间房间,但真正使用的,不超过5间。

两兄妹的诞生无疑替原本寂静的大房子带来了生气,两人天天吵吵闹闹,和大人撒娇,讨老人家的欢心。在老人家的心目中,毕竟有些重男轻女的心态,对男孩更是疼爱。每当大伯回马的时候,总说要等两兄妹长大后带去英国供书教学,阿公露出欣慰的表情。两兄妹也信以为真,衷心的当大伯为一家人。

阿公去世前,已经作好遗产分配,当时大家都无话可说,直到阿公去世后,家产就一直成为彼此争论的话题。在兄弟眼中,对于学历低的父亲,总有种轻蔑的感觉。大伯二伯开始在两兄妹面前褒贬父亲,虽说是事实,毕竟,还是说着自己的父亲,心里难过却无力反驳。

某夜,父亲喝得大醉,回到家中倒头大睡。这时,电话响起,男孩深怕会吵醒父亲,进而做出些疯狂的举动,马上冲去接听电话。“喂....叫你阿爸来听电话!!”电话那头是小叔的声音,似乎喝醉了。男孩以父亲已睡为理由,要求小叔明天再打来。小叔大怒,他大吼“你不叫他来听,小心我骂你粗口!!”

男孩感到十分错愕,强忍内心的激动,继续劝说小叔,此举显然惹怒了他,不断说着难听的话。男孩不甘受辱,正想回骂的当时,母亲从房里走了出来,接过电话,挥手叫男孩离开。自此,男孩一见到小叔,就会忆起那次的经历,不愿再称他为“小叔”。

大伯二伯,对于家产总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对于男孩的态度,明显的改变了。之前许下求学的诺言,似乎跟着阿公一起烟消云散,尽找借口搪塞男孩,一次,2次,多次...男孩醒悟了,知道不能再依靠外人,在母亲的安慰与支持下,完成了出国求学的梦想。

来到了国外,男孩真正体验到,何谓变脸和双面人,对于大人世界的纷争,感到毛骨悚然。兄弟之间的感情竟可以如此脆弱,男孩不在乎家产分配,只希望,尽快平息这场风波,迎来平静,安稳的生活。

阿公的葬礼


当时的男孩,似乎没有感觉到阿公已经离开的事实。可能,是因为彼此之间的感情已经疏远,所以激不起内心的动荡。

父亲那时候还在外头和别人饮酒作乐,不把阿公离世当成一回事。法师要求家人丢圣杯,如果投得圣杯(一正一反),表示阿公愿意回家。母亲使唤男孩丢,连续丢了3次,都不成功,反而,母亲一丢就成功了。

旁边的人窃窃私语:“看来这个孙子和他感情不是很好,都不愿意回来。”男孩听在耳里,心里很不舒服。

夜晚,大姑,大伯,二伯,父亲,小姑和小叔都来到了现场。大伯带了两个孩子,而二伯则是只身从英国赶了回来。一下车,两人马上腿软,放声大哭,不能自己。男孩和一众表姐妹见到这幅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

男孩心想:“如果真的那么有孝心,为什么生前不陪在他身边,人去了,方才痛哭流涕,又有什么意义...”

华人的传统仪式十分繁琐,平均一天要跪拜5-7次,很累人。男孩望着躺在棺里的阿公,和生前一样,没感觉到一丝哀伤。封棺前,家人哭得稀里哗啦,唯独孙子们,没有流露出悲伤的样子。

出殡前,法师要男孩和大伯儿子一起抬纸轿子。当天的队伍很长,两人在队伍前方抬着轿子,乐队跟在后方,接着,就是棺车和家人在后面缓缓前进,家族人数很多,形成了一条很长的队伍。到了坟场,阿公入土为安,仪式就结束了。

到了父亲再次发酒疯的那天,男孩方才了解,阿公已经不在的事实。当父亲向母亲挥起拳头,男孩冲上前把他活生生的撞开。失去理性的父亲大吼:“你教出来的好儿子!!!”男孩没有退让,继续怨恨的望着眼前这个恶鬼。

夜里,男孩躺在床上,百感交集,孤独感油然而生,失去了阿公,意味着父亲的变本加厉。埋藏心里许久的压力顿时爆发出来,想到之前阿公的疼爱,自己的不孝,男孩崩溃了,眼泪决堤流下,心里呐喊:“阿公,你在哪里!?”

好几次,轻生的念头一度在他脑海中闪过。最终,还是放弃了,虽然不能改变现况,但他还可以保护家人的生命。

阿公离开后的日子,男孩不用再到他房里叫他吃饭,不用再盛饭给他,不用因为跑上楼而被骂。男孩的心,因为少了个关心他,让他依靠的人,而变得更加孤单。他再次坐在小时候常坐的椅子,环境依旧,只是,一旁藤椅的主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

阿公与男孩


尽管男孩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但身为第一个孙子,老一辈对他很是疼爱。平时冷酷的爷爷,对男孩,总是保持着慈祥的样子,从不对他大呼小叫,或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每当男孩被母亲追打得四处窜逃的时候,男孩不自觉地跑去抱着爷爷奶奶,两老会替男孩给挡下来。闲时,爷爷带男孩骑着摩哆车,四处兜风。还记得有一次,他告诉男孩有关棉花的由来,望着男孩疑惑的神情,他就带男孩去看真正的棉花树。这些年幼的回忆,至今只剩下稀零的片段了,难以忆起。

随着年纪的增长,加上家族遗传,爷爷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小学期间,爷爷紧急送院。某天,男孩放学回家,发现爷爷已经少了一支脚。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母亲叮嘱男孩一定要替爷爷先盛好饭。男孩也没有多想,回想起来,爷爷当时,应该很高兴吧?年幼的男孩,吃饭总会拿菜,放进两老的饭碗,很是贴心。

爷爷知道男孩喜欢第五台的“小太阳的天空”,但男孩常睡不醒。他老人家一大早就打电话叫男孩起身,接着,男孩就一个人从家里走到爷爷家。两爷孙听着电台,开放电话拨打时间的时候,爷爷就催促男孩赶紧打电话“抢线”,尽管从来没有成功过,这倒也造就了男孩少有的美好童年回忆。

爷爷和男孩之间,筑起一份深厚的情感。男孩的楷字写得不好,爷爷就坐在藤椅上,示范和教导男孩。功课面对困难,他就帮男孩一起写。

爷爷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虚弱多了。经过了检查,家里被告知他的糖尿病恶化了,另外一支脚也受到了细菌感染,根治的唯一方法,就是截除。固执的爷爷不愿意,他不想变成一个废人。结果,只好由母亲和护士每天替爷爷清洗伤口。

伤口的腐烂越发严重,纱布一拆开,房里就会弥漫一股臭味。母亲依然每日忍受这股味道,替爷爷清洗。男孩也闻过,结果...男孩竟然不愿踏入房内,做点事情。之前的爷爷,还能坐着轮椅,到客厅坐在惯坐的藤椅阅读报纸,到饭厅一起吃饭。到了后期,连床都下不了。

当时的男孩,正步入叛逆期,和爷爷之前渐渐疏远。经过爷爷的房间,就简单的叫声:“阿公。”爷爷点头示意,他就离开了。

17岁,男孩放学回家,见到爷爷家门外搭起帐篷,里面人来人往,心里已有种不祥的预感。进到去,母亲通知男孩一个坏消息。

阿公走了。

男孩的童年


父亲对于两兄妹十分疼爱,从不动手打他们,会尽量满足两兄妹的要求。有时候,一家四口,共同骑一辆摩哆车,十分温馨。

只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家里的情况,每周一小吵,每月一大吵。平时慈祥的父亲,在酒精发作的情况下犹如变成了恶鬼,无情的摧毁男孩心中渴望的幸福。在爷爷一次又一次的喝止下,场面尚能控制。

7岁,男孩一家搬离了爷爷家,住在一间排屋里。少了爷爷的约束,父亲更加肆无忌惮的喝酒赌博,回到家,喊打喊杀。男孩没有能力阻止,再也没有办法寻求爷爷的帮助,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父亲狂打,狂骂母亲。

这时候,男孩心想:“如果这个男人不在,我,妹妹,妈妈,是不是会比较幸福?”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男孩内心深处开始萌生出怨恨,他痛恨那些贪财的损友,教唆父亲抛下家庭。每当损友登门拜访,他总是挡在前方,仇视着那些不知所谓的人,破口大骂。妹妹似乎也有着相同的感受,配合着哥哥。

天天的大吵大闹,在小小花园里传得街知巷闻。邻居小孩投诉:“你家真的很吵,三更半夜弄到我都睡不到。”男孩无话可说。两兄妹的小小心灵,被这无穷无尽的闹剧,折磨得体无完肤。面对这些,男孩越发自卑。

夜晚,男孩总是默默地躺在小床上,祈祷父亲能够早日回家。父亲越早回家,吵架的几率就越小。当父亲睡觉了,男孩顿时松了一口气,安心入睡。一旦发生争吵,他就得出去,希望父亲可以看在他份上,放过他的母亲。

男孩没有倾诉的对象,唯一的战友,就是年幼的妹妹。

父母两人下午常常不在家,留下两兄妹在家中。妹妹睡了,男孩就一个人,玩着父亲买给自己的模型玩具,或者橡胶泥,想象着自己梦想中的生活。模型战士和公主结婚后,生了宝宝,一家大小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每天,重复着这样的想象游戏。

父母的不合,让男孩的心比一般小孩来的早熟。做任何事情,他都是以最坏情况为前提,考虑甚多,性格开始被扭曲。打从他出生开始,他就发现,每次饱受伤害的,都是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他每日都祈祷自己早日长大,带着自己重视的家人,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

我的家庭


在不久前,我写了一篇爷爷的回忆,顾名思义,就是描述我爷爷生前所发生的事情。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但是我总觉得他依然健在,还是一样坐在那张藤椅,看着报纸,教我写毛笔字,告诉我他的故事。之前的故事,都是他老人家告诉我的...剩下的,就从我记忆开端开始说起...

----------------------------------------------------------------------
上次提到,男婴出生了,但父亲依然还是没有为了他而改变,天天和一班损友在外面花天酒地。男婴渐渐的长大,变成了小男孩。

男孩依稀记得脑海中的第一幕,在一个晚上,父亲狰狞的抓着母亲的头发,发狂似的毒打母亲,把母亲的头撞向墙壁。母亲惊慌的呼叫男孩:“快,快去叫阿公上来!”被吓坏的男孩赶紧跑了下楼,大叫已经睡着的爷爷奶奶。最后,父亲在爷爷的一声令下,松开了手。

当时男孩大约只有3岁。

4岁左右,母亲生了个女婴。父亲着急的跑来找男孩,告诉男孩妈妈生了个妹妹,两父子就急忙的回家。回到了家,男孩看到母亲坐在床上,抱着一个婴儿,温柔的告诉男生,:“这是妹妹哦。”男孩伸出小手,女婴握了握哥哥的手,这就是两兄妹的第一次接触。

每当父亲从芭场回到家,两兄妹总爱从前门奔跑到后门迎接父亲,边跑边大喊:“阿~爸~~!”两人对这游戏乐此不疲,每天重复着一样的游戏。

表面上,这样的家庭似乎很和谐,实际上,一切都并没有改变,父亲还是改不了嗜酒的恶习,继续和损友喝个天昏地暗。回到了家,年轻的母亲总是按耐不住性子,唠叨了父亲几句,接着,换来的,轻则恶言相向,重则拳打脚踢。面对这样的情景,妹妹只能大哭,男孩边哭边跑的去找爷爷。

在爷爷的调停下,这样的风波,一次又一次的被压了下来。

她叫--徐佳莹

我从2007年开始看星光大道,不知不觉已经看了好几季,到了现在的星光5。

星光大道的确出了很多能唱的歌手,像星光4少,杨宗伟,梁文音等的天才歌手。我本人也很喜欢yoga的声音,他唱红了很多歌曲,让老歌重新回到ktv排行榜,很了不起。

1班到4班,除了yoga之外,只有3班的冠军我觉得是实至名归的。这个平凡的女生,长得不算漂亮,却在比赛中绽放光芒。她声音也许不是最好,也没有像亚军的林芯仪那么强的爆发力,但她拥有上天赐给她创作的天赋。

在比赛中,她第一次唱"身骑白马",那一刻我深深地被她的歌声给打动,那段歌仔戏的旋律,配合她的歌声,竟然可以成为全新的歌曲。之后的比赛,她断然成为了我追看星光3的动力,我期待她再度让我惊艳的表演。

之后,她也唱了"圆舞曲",再次的撼动了我的心。我这个人,比较偏好抒情歌曲,我喜欢干净,简单的音乐,星光班当中,除了一班之外,我只爱听了她的歌,第一次听,就喜欢上了。

我没有兴趣和那些粉丝争吵些什么lala多虚伪,林芯仪应该是冠军之类的话题。毕竟,我也不认识她们。我只是,单纯的,喜欢听这个平凡女生的歌,喜欢她的声音。

久违的自由


从4月末开始,我和一班acca的同学们就开始了魔鬼般的revision course,天天忍受着7小时的听课和练习,回到了家,还需要复习功课,非常累人。比起以前舒服的Inti的日子,很明显的,生活改变了许多。

每天一到早,我就得起床做便当,梳洗一番后就得出门了,必须要走30分钟才能到达学校。不知不觉这样的日子也维持了快一年,我也习以为常了。

上课的时候,英国人坐在一side,外国人坐在另外一side。可能是肤色和文化的差异,虽然彼此没有恶意,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很是奇怪。这样上课的日子,持续到了5月29日方才圆满结束。

常被我妈誉为"温室里的小花"的我,现在竟然过着如此规律的日子,哈哈。以前,我爸妈还会3更半夜跑来我房间骂我,天天熬夜不睡觉,如今,我12点前就已经躺在床上,7点半准时起床,不晓得他们会不会感叹我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已经变了。

今天,我终于可以放松自己。不需要再度压抑自己的睡意,想玩游戏的心情。考试已经结束了,我一直这样告诉自己。辛苦了那么久,朝思暮想的也只是这段短短的假期。

原本的我,起身过后,应该要吃早餐,然后翻开notes继续学习。读了几个chapter,就容许自己小小休息一会,看看anime之类的。再不然就是上课拼命k书,很辛苦,但感觉很充实。我吃完了早餐,发现自己无所事事了,心灵上似乎少了点寄托。

人生,还真是矛盾。

我和朋友两人一同出外买菜,竟让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可能这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真的是久违了。呵呵,回到了家,我就拿起很久没碰过的psp,如小孩般的投入在游戏世界里,不能自拔。回过神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就这样,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天。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书本的束缚,纯粹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遣】


为了这一次的考试,我是吃尽苦头,常言道苦尽甘来,此言当真?

这三场考试,每一场我都做足功夫,尤其是昨日那场,我最不擅长的会计。一打开题目,先是一阵激动,渐渐焦急起来,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看来及格无望了。我拖着疲累的身躯回到了家,拼命的背notes来应付隔天的考试,很是痛苦。

今天早上,我再次浩浩荡荡的出发。沿途幻想着,考完试过后,我就能自由自在的玩,短期内不用再面对这一堆书本,因此,一定要好好地考。到了考场,我和以往一样做着手部热身,要准备作战噜。

打开考卷,有些部分我是一点idea都没有,心里被浇了一大桶冷水。虽说如此,但也不能停下来慢慢思考,只好拼命的把学过的套进去问题,不分青红皂白的写,实行狂写计划。眼见时间越来越短,写的字也潦草起来,奋斗到最后一秒,交了。

离开考场的当时,朋友告诉我,他3题才做了2题,但是他没有丝毫露出难过的样子,eq达人?今天考试的结论,这次的考试比上次的难好多...根本都看不懂题目,看来acca是打算lower passing rate了。

上个学期,我来不及写上名字就被赶出考场,导致我的P3仅以几分之差不及格收场。当时的我,十分怨恨无能的自己。这次,很可能再来上演一次名落孙山的剧情。Resit,我把notes都背到滚瓜烂熟了,却还是无能为力。

外面的天空被满满的乌云覆盖着,彻底的粉碎了我之前美好的幻想。天是阴的,但我的心,却是平静的。回家的路上,细雨渺渺,我的脑袋一片空白,不愿猜测最后的结果。回到了家,我竟也没有一丝难过,我知道,我已经尽力了,要怪的话,只能怪自己反应不够快,无法了解题目要求。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人,偶尔放纵一下,糊涂一下,应该也不为过吧?我是没有罗隐大诗人的怀才不遇,但努力了好久,我好累...最少,我还在呼吸,休息一阵子,明天再好好加油吧!

如果...


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要回家,回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没有烦恼,没有争吵,享受片刻宁静的日子。

离开家那么久,什么时候会感到寂寞?

来英国的第一目的,就是要完成学业,然后再谋生。因此,考试的压力顿时比以前大上几十倍。在大马的时候,我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考试,心里认为:反正不及格也没关系,大不了再重考。很幸运的,这样吊儿郎当的我竟也风平浪静的完成了degree。

好不容易来到了英国,心境自然也改变了。这里的花费是大马时期的好几倍,考试前,压力有如排山倒海般的涌上来,压得我喘不过气。心想:不及格的话...我来这里的目的又是什么?这种想法仿佛在肩上多加上千斤大石,频临崩溃。

我也想过,如果我不及格了,我会不会把心一横,死了算了?嗯...想到这点,自己毛骨悚然起来。

我不是个数字高手,却偏偏选读了自己最不善长的会计。看着数字,疑问号不停的冒起,我努力的看书,但还是无法运用自如,很是懊恼。面临瓶颈的我,不禁的幻想,如果我没有出国,就不用那么辛苦吧?

如果我还在大马,我可以到KL找个地方住,慢慢的考ACCA,就算fail了,也不会损失很多钱,家人的期望也不会那么高。闲时,还能和朋友一起吃饭,唱K,CC玩dota。

如果我在家,不及格了,妈妈也不会生气,会煮好吃的来安慰我,鼓励我下次再加油。我可以若无其事的过着我少爷般的日子,带小孩去公园玩,和小狗跑步。想到这里,眼眶红了起来。

当我从幻想中醒来,发现自己依然身在国外。少了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安慰,但多了考试的压力,昂贵的费用,无尽的孤独。我无法从别人身上得到一丝慰藉,只能孤军作战,一个人面对这场考试。

可能有人会想,会不会是你想太多了?有那么严重嘛?我承认,我可能真的想多了...人在海外,真的会感到异常寂寞,加上,我...只有一个人。我拥有的,只有一间小房间,小书桌和laptop,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都不会有人发现吧?

果然,我还是那个害怕黑暗,缺乏安全感的小鬼...来英国这个选择,是不是做错了?

百无一用是书生?



某个学者说过,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有些人命中注定要承受大风大浪,有些人则过着平淡无奇的一生,书生的人生,尽头到底是什么?荣华富贵?还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多拉A梦也说过,人生要由自己去走,别人的人生不一定适合自己,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还需考自己的努力。

我,从5岁幼儿院开始了学生生涯,不知不觉考试考了17年了,我心想:难道我就必须面对无穷无尽的考试生涯嘛?

看着身边许多人,工作的工作,结婚的结婚,有的过着优哉的日子,再回头想想自己,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一名,天天沉溺在书堆中,巴不得把课本都给吞了下去,不敢说自己命苦,但却也厌倦,痛恨考试的人生。

考试,是为了让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超级星光大道节目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觉得这也蛮适合用在考场的,短短作答的3小时,考生必须把握每一份每一秒,尽量把之前所学的发挥出来。

基于昂贵的留学费用和家人期望,我和那些星光参赛者一样,把每次的考试当成是最后一场,落第的话,死路一条。考场上,实力占了70-80%,剩下的,就是运气问题了。比如说...考试出的题目和读过的syllabus不一样,忘记写名字等等。

我自问是个没什么运气的人,我不敢寄望在那飘渺的运气,只好努力的背,记,写,把自己的脑袋容量用到淋漓尽致。我的人生...不断的重复着这样的过程。我没想象过我往后的人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面对眼前,过关斩将,达到终点。

考试的压力,大得让我透不过气,荷尔蒙的失调让我头发掉落,青春痘,满脸油光。我很怀疑如果有一天,我老了,身体还能不能负荷这些,因此我真的很钦佩那些老年人抱着书本上考场的精神。

希望,我往后的人生,真的可以和电视剧一样,先苦后甜,一帆风顺吧。

丧尸来袭


小时候,爸爸常常租些恐怖片给我看。寂静的夜晚,一家人呆在房间里一起感受影片的气氛,有点温暖却又感到害怕。

听说,人的胆其实是很小的。我自认是个胆小的男生,长大后,我和朋友常去看恐怖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One miss call,吓了我好多天,电话都不敢接。

看恐怖片的要诀,主要是感受气氛,再来就是要投入,当然,有朋友家人在身边是最好的,安全感嘛。我看这类电影的时候,习惯性用双手把眼睛遮着,从指缝继续凝视着荧光幕,嗯...这也是所谓安全感的一种。

朋友总取笑我胆小,以后带女朋友进戏院,恐怕就要变成美女救英雄了。搞不好我就和那些小妹妹一样,小鸟依人的依偎在女朋友的怀抱里。想到这点,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瞧不起自己。

考试期间,为了舒缓压力,我看了很多部恐怖片,像resident evil, dawn of the death, land of the death,等等,全部都是和丧尸有关的。有几部我还重看了几遍。每当恐怖音乐响起,神经反射的躲进被窝里,露出小小的缝隙看着荧幕,看来胆小是改不了了。

看完了,有没有觉得舒服多了?说真的,好像比之前还要紧绷...呵呵。看了那么多丧尸的片子,有点不明白,他们说被咬了就会变成同类,因为病毒会传染嘛。假设我左手被咬,我马上斩了左手,那么病毒就不会蔓延了吧?为什么他们还要傻傻的等突变?

还是不想了,考试啊...还没有读完,先温习,等以后再慢慢想~

这个问题,有人会回答嘛?

阿呆迷路记


嗯?好奇怪,怎么大伯和堂妹会突然来探望我?我搬了这么久他们还是第一次来我家,难得他们会想到关心我,进来坐吧...

一转身,眼前一亮,醒了过来,原来只是南柯一梦,还以为大伯他们开始转性,想要对我好了,唉。

厕所门缝露出的光芒很刺眼,我赶紧跳起来,难道...已经中午了?

我看了看手机,才5.30am。英国的冬天是日短夜长,夏天则是日长夜短,早上4-5点天空就亮到和中午一样,吓了我一大跳。

我躺回下来,进入冥想状态,把chapter 1背到最后一课。花了半小时,庆幸自己依然记得,就跑去梳洗,7点钟,我就出发坐火车去考场。

到了考场,见到了上次抢我考卷的考官,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嗯...可是我也不敢做什么,考场他最大...时间一到,他宣布考试开始,我急忙的翻开考卷,读着问题。

读着读着,怎么第一题就不会做了?看来看去都不知道它要什么,我明明已经背了整本notes进脑,想不到相关资料。第一个念头,惨了...

想也没有办法,随意写几个字,跳题...还好其他的题目尚能明白,但是...似乎也和脑袋装的东西有点不一样。背了那么多,竟然一点用途都没有。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就拼命的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纸快写晚了,就边写边举手讨纸,漂亮的大姐姐很温柔的提醒我:“一定要写名字哦~”

经过之前的惨痛教训,这次我学乖了,第一时间写名字,再继续和时间比赛。最后15分钟,我跳回第一题,再次看着问题,Identify and explain the KOB necessary to ga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entity.(大概是这样吧...)

抓破脑袋都想不通到底是什么,只好乱掰,倒也让我掰了6-7个points出来。1.15pm,考试正式结束,我放下笔,交了。

这次的考试我写了26页,和1st honour徒弟比差远了,他随便考都30-40页...惨了...面如死灰的走去火车站。才踏进火车站,就看到火车已经在我面前了,想也不想就跑了进去。

火车里的人很少,印象中之前的人都多到会挤死人。我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火车把我带到了陌生的地方...上错车了。

我打电话给朋友,上网看了时间表,我痴痴的等着火车。原本只需要30分钟的车程,变成了2个小时的长途旅途。回到了家,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倒霉死了。考试不会做,还要上错车迷路,悲剧啊!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能倒霉到了尽头,好运就会来了吧?嗯...没错,一定是这样的...今天哀了一天,成绩公布那天一定会好消息的...对对对...没错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