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寒



在之前看到新闻上的某个报道,某个2-3岁的中国小女孩在马路上被车辆撞倒,倒在地上不能动弹,尽管当时人来人往,最少经过了10多人,无一人主动救援。

看了新闻,心想:为什么那些行人可以那么冷酷,不对一个小女孩伸出援手。

最近,在马来西亚也看到了类似的新闻,一个60多岁的auntie 被人打抢后倒地昏迷不醒,5人经过,也没人愿意打个电话,或者叫人来帮忙。


回想起很久以前发生在自己的一件事情。

在我9-10岁的时候,我一人骑脚踏车去朋友家,正要过马路的时候被一台超快的摩多车给撞倒了。

发生当下,只觉自己在半空中,停留了好一阵子,啪嗒一声大字掉在路面。

只知道,我动弹不得,眼见车来车往的马路,竟无法移动。

很幸运的,当时对面的茶餐室许多热心的uncle,冲了过来,把我抱到茶餐室里。

也不晓得是惊吓过度还是怎么样,直到父母赶了过来,我才放声大哭。

事后看了看脚踏车,已经被撞到都歪了,修不好了。

我的情况,比上面两单案子 发生情况差不多,可我幸运多了,要是没人来救援,后果不堪设想,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感激那些救过我的uncle们。

隔了10多年,人是不是都变冷血了?是地区问题,政府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想起那次事件,再看看现在的新闻,我都会有一种心寒的感觉。

要是如果

不敢想了
换个角度,要是别人发生事情了,我会不会像那些路人一样见死不救?

我肯定不会,还会狠狠地骂那些冷血路人一顿!!!

办公新鲜人


毕业了1 年,工作了将近两年,到底学会了什么?

很多专业人士,像会计师,律师之类的,刚拿到证书的时候,都必须找家事务所,拜个师傅,完成他们大约3年的training contract,方能成为正式的专才。

像我嘛我也应该找个拜个会计师师傅的。(但找不到

命运弄人,我倒是在律师楼工作了两年。

学到的,其实也不算少。

Office boy: 搬水,听电话,receptionist,打字,文具记录,传真,复印,当老板的跑腿。

移民部主管(一个人的部门):和UKBA沟通,接洽客户,文件准备,填表格,偶尔还要给客户骂没用。

Bookkeeper: 处理帐目,维持会计记录,计算薪水出粮,写支票,以后还要应付auditorHMRC

以一个区区minimum pay的工人来说,我已经算身兼数职,物尽其用了。

每日难得进入无他境界,投入某项工作的时候,总会被某些事情打断。

“Gary…Gary…Gary…”

被人硬拉回现实。

上天的磨炼吧,我工作能力和责任那么大,搞不好我以后会不同凡响哦。

我最近会想,其实老板也算是我的第一个师傅了。

教会了我公司的运作,与办公室政治。

教会了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前鞠躬屈膝,背后就…)

教会了我如何物尽其用。(人,事, 物)

还有其他赚钱的方法。

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两年,比较以前的我,我觉得我自己干练了不少。

要是以后我真的成功了,我应该要好好地谢谢他。

“Gary…Gary…!”

又被召唤回现实了。

决定…好了?

 从2008年来到英国,已经过了将近4年的光阴。

这四年,不长也不短,对于我这个自小就粘家的男儿,倒也加了不少见识

 有欢乐,有悲伤,有寂寞,有惊喜,有感动。

大学与ACCA毕业后,我基本上已经达成了所有我在英国的目的。

偶尔,我也会想,我现在的目标是什么。 是想继续留在英国做着律师楼的工作嘛?(和学习的一点关系也没有…)
还是回家,正当的找一份会计师的工作,可以陪在父母家人身边,看着小朋友一天一天的长大?

 写得这样,理智上我应该知道哪一个对我比较好了吧。

无奈,我对英国还是有一份不舍。

想象一下离开的情景…

不再有春夏秋冬。

不再有老外的环境(英文等级…levelling….up up up)。

不再有某人的身影。

想到这些,心里会有一阵刺痛。

 在律师楼打工这段时间,这份经验让我了解到,想留在英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换个角度来看,不是我不想留,而是我留也留不了。

命中注定我需要回家的。

 既然如此,不如好好的珍惜剩余的时间。

离别,总是会有的嘛。 搞不好,以后会有更好的前景嘞?

 为了以后不会难过,不停的告诉自己:

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不要再想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