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军奋战记
之前也提过,在大学里所有的分组,都是由校方根据学生背景所分配,在学生毫无选择权利下,我的组就这样诞生了。
这样的组别,也就是俗称的mixed culture,由各个不同种族,国籍的人组成。大学认为这样的安排对学生是有帮助的,但目前看来,弊大于利。
无可否认,我的组里充满了人才,有硕士双学位,acca holder等,无奈...大家都不肯合作。
在meeting里,组会不期然的分为两小组,各有个聊,有时候他们会提到:
"男友"------管我什么事=.=
"工作"------还是一样,关我屁事
"八卦"------我无语了。
因此,到了最后,一个好好的meeting变成闲聊大会,讨论不出个结果,功课的进度自然是落后。
在某一周,各小组必须准备一份报告和presentation,虽说是不算分,却是compulsory。组员们约了个时间进行讨论。
在讨论前夕,我工作完后就勉强的打起精神,读完case study,心想第二天才方便讨论,相信其他组员也会和我一样。
最后,事实证明我错了,大半的人连看都没看。
其他没读的人在一旁桌子读case study,而我们则准备powerpoint slide。开始第一个问题....
"what's the question about? what's 5 forces?"
我顿时无言了...这个包头的阿里巴巴,平日上课从不出现,10次的讨论会也只出席过一次,理由是睡迟了,都不知是来读书还是睡觉。讨论了2个小时,他们就只做出了无关痛痒的introduction。
我把握我仅有的空闲时间,周末来作答,然后powerpoint slide,加上report。由于我的英文还不如其他英国组员来的强,我要求他们帮我修改文法,发了好几次信息,email,得不到一丝回应。
我心死了...
Presentation当天,阿里巴巴又睡觉缺席了,那些说英文说的霹雳扒拉的也不愿意出面present,只好由我出面。这次的报告,完全就是由我和另外一个泰国女生独力完成,他们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做对了,就咧着嘴笑,做错了,全部都是我的错,什么道理=.=
这样的组...我要怎样面对它一年啊...
这样的组别,也就是俗称的mixed culture,由各个不同种族,国籍的人组成。大学认为这样的安排对学生是有帮助的,但目前看来,弊大于利。
无可否认,我的组里充满了人才,有硕士双学位,acca holder等,无奈...大家都不肯合作。
在meeting里,组会不期然的分为两小组,各有个聊,有时候他们会提到:
"男友"------管我什么事=.=
"工作"------还是一样,关我屁事
"八卦"------我无语了。
因此,到了最后,一个好好的meeting变成闲聊大会,讨论不出个结果,功课的进度自然是落后。
在某一周,各小组必须准备一份报告和presentation,虽说是不算分,却是compulsory。组员们约了个时间进行讨论。
在讨论前夕,我工作完后就勉强的打起精神,读完case study,心想第二天才方便讨论,相信其他组员也会和我一样。
最后,事实证明我错了,大半的人连看都没看。
其他没读的人在一旁桌子读case study,而我们则准备powerpoint slide。开始第一个问题....
"what's the question about? what's 5 forces?"
我顿时无言了...这个包头的阿里巴巴,平日上课从不出现,10次的讨论会也只出席过一次,理由是睡迟了,都不知是来读书还是睡觉。讨论了2个小时,他们就只做出了无关痛痒的introduction。
我把握我仅有的空闲时间,周末来作答,然后powerpoint slide,加上report。由于我的英文还不如其他英国组员来的强,我要求他们帮我修改文法,发了好几次信息,email,得不到一丝回应。
我心死了...
Presentation当天,阿里巴巴又睡觉缺席了,那些说英文说的霹雳扒拉的也不愿意出面present,只好由我出面。这次的报告,完全就是由我和另外一个泰国女生独力完成,他们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做对了,就咧着嘴笑,做错了,全部都是我的错,什么道理=.=
这样的组...我要怎样面对它一年啊...
哇,大学也有这样的景像啊!看来,唯有你和那泰国女生是来读书的。其他是来度假的。
其实,我也无从选择的和这样的team在一起3年。每次bible study 只有我一人完成导读篇和answer了其中的问题。其他的学员都是来5谈天的,说她们的狗啦,猫啦,儿女啦,兜生意啦。。。。。
因为要找到一位好的bible teacher 很不容易。我得抛下手头上的工作,到那儿。还的忍受她们那些tea talk。老师也控制不了她们。她们总是说 fellowship 很重要,叫我放松点。
对着这些人,能如何呢?好的老师不容易找,唯有忍气吞声。最近,我真的忍不住了,对老师说我不来了。她们想尽了办法要我留下,答应不那么多的fellowship。
没有选择下,我唯有在试一次,看看明年如何。
其实,当我们努力的完成project时,过程是辛苦又孤独。上帝不会亏待努力的人,说真的我的确比她们得到更多的祝福,只是过程真的。。。。。唉!
还好啦,你还有那泰国女生陪你。我得独自面对,还得忍受别人觉得我对她们施压。
问题好像不是对方是什么国籍,而是她们的态度。愿上帝祝福你。
好好加油,别为了那些烂人而放弃。
有气就写blog吧!让大家替你加油。
哈哈,阿里巴巴。。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