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莫及

不久前,在大学中得知10月30号在伯明翰的NEC广场会举办大型的National Graduate Exihibition,目的是为了替广大的学子们提供就业咨询。对于渴望取得工作经验的我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机会。

早上,我兴致勃勃的来到了大学。走着走着遇到了同学,原来他们也打算要出席这场盛会。他们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打量着我,看得我很是尴尬。

只见众人穿的十分体面,打上领带,烫直的衬衫,发亮的皮鞋,加上帅气的大衣。我顿时感到不对劲,怎么...今天还要打扮得如此正式?

他们告诉我今天也许会有interview,因此必须穿的好看点,已让别人留下良好印象。看着别人如此盛装打扮,而我就只穿着一身休闲,T-shirt加牛仔裤。欸...和别人比较起来,他们就已经拔得头筹,赢了我一把。

我内心大喊救命,事先并没有人通知我啊...今日行程大凶啊...

正当我想找个借口回家去,他们说没关系,就去参观就好,没有CV?没关系,反正很多都是online application,没事的。

就这样,我和他们乘着学校巴士抵达了目的地。

这个展览果然很大型,入口处围绕这一大堆人,大家都悉心打扮,女的高贵大方,男的霸气十足,再看看自己,是来见subway的工吧?

注册之后,我在内部闲逛了一阵子。很多公司团体都参加了这次的盛会,派了许多员工来给与咨询。场内人潮汹涌,挤个水泄不通。抱着不甘示弱的态度,我也主动提出发问,比如说申请资格等等。

结果,很多公司不是说不请国际学生,就是...

噩梦般的2.1魔咒。

基本上,场内的公司最低要求2.1,和上次一样,他们统统都不接受master degree,让我更加确信master degree是比不上undergraduate degree。

有家公司还要我3年后再去申请,等我acca qualified以后=.=(没有工作那来3年工作经验啊?)

尽管如此,还是让我听到了一项好消息,acca考完过后,还是能够申请很多好工作的,像KPMG, Barclay, Saintsbury这样大集团。

眼看interview是没我份了,我只好带着失落的心情,独自踏上回程。

一路上,心里感到很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努力点...考个2.1,为什么那么贪玩...

成长



很多年前,有个七岁的小孩,他就读于某某小学二年级一班。

小孩很健忘,而且也不努力,不是忘了写功课就是故意偷懒不做,因此常挨骂和被打。尽管他很害怕处罚,却依然死性不改。

某天早晨,小孩刚抵达课室,组长就叫他赶紧把功课交上,好让他把簿子送去办公室。小孩才想到,自己又忘了要写功课。

天啊...有整整两面的生字没写啊!

他自知不妙,再不赶紧想个法子,地狱般的处罚就会随即而来。

晃着小小的脑袋瓜,转了转(一休和尚?),突然想起周会时候校长报告和训示,同年级末班的某同学因为功课没写,把同学的名字从簿子上给擦去,写上自己的名字,打算来个偷龙转凤,熟不知还是给老师给识破了。东窗事发,那名同学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名字在周会给报了出来,顿时成为风云人物。

小孩心想:不如依样葫芦,搞不好还可以逃过一劫。

接着,他偷偷的走去簿子堆里,拿了一本。打开笔盒,掏出了胶擦,战战兢兢的擦名字,一边四处观望,深怕被人发现。擦干净之后,他把自己名字写上,再把簿子放回原地。

小孩走去门外,和大家一起晨读。过程中,他内心感到十分不妥,也不晓得到底是感到愧疚还是觉得这方法行不通。经过了一番挣扎,他走了进去,把簿子给找了出来,将名字擦去。正当他想把原来的同学名字给写上时,他才惊觉...原来自己并不会写同学的名字,笔画太复杂了...

上课铃声响起,他匆忙把簿子塞回,装作若无其事般的坐回原位。

中午,老师发还功课,发现一本没名字的簿子,仔细的看看,有两个名字被擦过了痕迹。经过盘问,把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老师气得涨红了脸,在总人面前大骂小孩,斥道:"你怎么可以学某某做这样的事情,你这样还是一班的学生嘛!?"

小孩自知羞愧,不敢抬起头来,身旁的同学们议论纷纷,投以不屑的眼光。老师骂了许久,再附上一阵痛打,才松缓了下来,说道:"还好你最后还是没有写上名字交上来,不然真的是孺子不可教也。"

这谚语小孩也听不懂,只知道小小的手掌心又红又痛,眼泪也快止不住了。

-----------------------------------------------------

"ok, guys, let's continue our lecture about market structure..."

回过神来,吵闹的lecture hall逐渐的安静下来,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着意大利籍professor的古怪腔调。

欸?怎么突然想起往事,是太累了吧?

我深吸了一口气,提起精神,继续听课。

外国人与大马人



今天,我到Tesco买东西,提了一大篮的东西,行动已经很不便了。有个女人,若无其事般直接插队在我面前。当时的我有点讶异,怎么现在的人还能这样不知廉耻。

有没有和她理论?

没有...主要原因,是我怕了...

要是事情闹大了,吃亏的,还不是我。在国外,我拥有的,只有自己。我不想浪费时间精神在这点事情,也不想为自己添烦恼,只好忍受下来了。

要是在大马,我应该会找朋友出来一起打抱不平,人多好办事。

现在的我是不是太懦弱了?

很多人都抱持一份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心态,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自家的好。人们会比较友善,东西比较有品质,设备会比较先进,结果,大家都很努力的冲出大马,到海外发展。

无可否认,我也是这样想到,一开始。

耗费了许多精力,我终于达成了出国的梦想,在英国住了一年。实现了梦想,应该是很开心的事情吧?

至今,难过似乎大过于快乐。

我天天出门,面对的都是和自己不同肤色,种族,语言的人们,有种莫名的落寞感。在班上,人们都会纷纷结成自己的小联盟,很少接触外人。最后,华人坐在一堆,白人一堆,还有其他种族又一堆。

文化的差异,成为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有时候,我很想主动去认识他国的人。我想:如果我主动表现出友善的样子,应该也会比较容易认识新朋友。满怀期待的打招呼,说了几句,直到无话可说,也就不了了之。

另外,种族之分的观念,还是存在的。

很多当地人,可能会带着异样眼光打量外国人,认为外国人增加犯罪率,打家劫舍,黑市劳工等。海外留学生,想必一定会经过这个过程。聘请员工,国籍种族必定是考量之一,很多当地人都宁愿聘请自己人也不愿意开外给外国人。想想也对,培训外国人的困难比较多嘛。

突然间,很想念大马,虽然不敢说它是个完美的国家,但我却对它抱有一份亲切感。外国,感觉好陌生。

或许,我并不属于这里吧。

今天的夜很黑,心里有点蓝,有点不安,有点想家了。

一个人


人是群居的动物,从原始人时代就已经开始。可能...人多好办事?欸...还是怕寂寞?

当天色渐入黑的时候,心里就会逐步被恐惧所占据。我并不是怕黑,只是,我不喜欢太过于安静。

长夜漫漫,到底要如何打发时间?

看看电视节目,无疑也是个好方法,结束了过后,心里会有一阵落寞感,总觉得浪费了多余的时间。

翻开书本温习,虽然会很疲累,却会感到十分充实。

每夜,我就不停重复做着这两件事,看戏,读书,直到周公召唤。

宁静的夜晚,四周一片黑暗,安静得连一根钉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见,自己的心,好像也沉浸在里面,冷冷清清的。

偶尔,朋友会问,这样的生活,你不觉得很无聊?赶快找个伴回来呗。

没对象啊...这样回答似乎有点傻,弄得自己好像很不堪。

人,就一定要找个人来陪,才能驱散寂寞么?

一个人吃饭,食物的味道不重要,吃饱就好。

一个人逛街,购物的乐趣也罢了,买到就好。

自己出了事,自己好好照顾自己,不死就好。

我,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了。

过往,我喜欢和群体行动,感觉很有安全感,就算犯了错,也会有个伴。如今,我似乎也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不依靠人的生活。

一个人的日子,到底要持续到何时...

小气男人自我告白

小气,从小到大,我都努力的避免自己和这个形容词画上等号,因为我认为,小气的人会被人讨厌。

小学时期,为了讨好友人,我偷了爷爷家的首日封,送给他们当做礼物,果然他们也视我为好友之一。接着,我要我父亲帮我买电影票请友人看戏,回想起来,我真是个白痴,一直讨好别人。

或许,是因为我害怕寂寞吧?

我觉得,小气并不只代表吝啬,它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小气量,容易被激怒。

每当被别人欺负,我真要大发雷霆的时候,他们总会说:

"欸,小气鬼~"

"和女生一样啊,你这个人妖!"

听到这里,我就会尽力抑制自己的怒气,不想成为他们口中说的小气鬼,人妖。

我认为朋友之间,一定会互相依赖,互相帮忙。无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是那么简单,摩擦,纷争总是难免,我会生气,为何一有事情朋友不会替我思考,不会为我着想,甚至还会冷嘲热讽,所谓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也许只是天荒夜谈,一个故事。

虽然我很尽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好好先生,却无法完全收敛自己的倔强与自尊。每当我认为我是对的,我就会据理力争,不肯妥协。最后,我被视为一个怪人,被排斥。

我很感激勇进,大学时代的友人,真的非常感激,是他的一席话改变了我。是他教会了我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改变了我对于朋友这个名词的看法,自此以后,我也不再和昔日一样那么执着。(相信,只有真的朋友才会如此直接坦白。)

过后,我慢慢和小气拉开了一个距离,友人会认为我变得阔达了,其实,只是我不愿意再推心置腹。只要我不为你着想,自然我也不会对你有期待。情绪的波动,不再为他人所牵引,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生病了一个月,室友回到了家,当时我正在准备晚餐,我随口说:

"医生说我的衣服要用纸袋包起来,不然怕会有细菌。"

"那么你还是死了算了。"

"..."

我顿时无语,一想起我病了一个月,就被折磨了一个月,从熟人口中听到这句话。可能这只是玩笑话,我却一阵悸动。生气?难过?我也不明白了...

可能,真的是死了算了。

我深呼吸,克制自己的情绪,没事没事...只是一个闲人...我家人一定不会这样对我的...他们会照顾我...安慰我...没事...

我...不是个小气的人。

求医记


搬来伯明翰的第二周,身体突然出现过敏迹象,手脚,背部出现红肿,痕痒难忍,彷如被蚊虫叮咬,却没发现蚊子的踪迹。

原本以为很快就能痊愈,我就不以为意。最后我发觉我错了,过敏现象并没有停止,还越发严重。就算旧患逐渐痊愈,新的也会犹如雨后春笋般的,一发不可收拾。

朋友带我去看了中医,情况并没有一丝改善。

中医不行,之后向西医求救。我去到英国著名的phamacy买过敏药,用了一个星期,情况似乎有点改善,却无法根治。

由于passport已经寄出,我也无法去医院找医生,害怕会像非法入境者一样被遣送回国,真是有苦自知。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告诉大学的course director,她建议我可以到大学的保健室问问看。

一言惊醒梦中人,原来大学还有保健室啊...我赶紧把它找出来,填表格约时间,终于见到了漂亮的美女医生,心里感慨万分。

医生询问了有关症状详情,她说有可能是刚搬新家,被某种寄生虫给缠上了,为了要根治,必须买个药水,涂遍全身杀菌。这次的看医生费用,由于学生身份,全免。

下课后,我赶到药房等拿药,等了一小时,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圣药(虽然不知道有没效)。

医生说,抹了药要等24小时才能洗去,然后要把衣服床单高温清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中了什么恐怖的传染病,很像古代的麻疹之类的,路人见到腐烂的皮肤,大喊:"麻风啊~!!!"

天啊...让我痊愈吧...病魔快离开我吧...

秋意浓

十月中旬,英国天气瞬间进入秋季。说是瞬间,并不夸张,气候的变化,就只在一夜之间。

我这副来自大马的躯体,似乎还没完全适应英国着个寒冷之地,过敏现象没有停止的迹象。夏天的早晨,我总能神清气爽的起床,伸个懒腰,高唱曹格的"起床歌"。现在的早晨,我躲在被窝不想出来,直到最后一分钟,方才匆忙跑去大学。

早上走在大道上,感觉刺骨的风无情的刮在脸上,很是痛苦。厚厚的外套,无法完全隔绝外头冰冷的空气,手掌都快冻僵了。或许,这就是所谓北欧国家,冷啊!

某天,碰见了有趣的事情,是"街头艺人"的一种吧?把自己装扮成塑像,很是特别。路人争先恐后的上前合照,我举起手机,卡渣把路人也照了下来,缘分的一种啊,呵呵。



好不容易结束了忙碌的一天,我才有时间观看四周,欣赏秋天的风景。

此刻,树上的叶子开始泛黄,我顿时察觉浓浓的秋意。

偶然回头一望,见到片片枫叶缓缓掉落,很是写意,感觉有点沧桑,有点悲伤,秋天,是个带有淡淡伤感的季节。





秋天的夜晚较夏天早来临,6点钟,天色就已经全暗了,为城市增添一份神秘感,同时,也带有一份恐惧感。呵呵,怕黑也是人性之一吧。我也不敢一人逗留太久,赶紧加快脚步,穿梭于人群中,回到自己的家。

回到家,脱下厚重的衣服,躺在床上,送了一口气。终于能够好好的休息了...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课业,生活琐事无一替我带来烦忧,只有此刻,我才能稍作喘息,享受宁静的一刻。

吃饭时间,和室友聊聊当天的事情,借此抒发情绪,倒也是人生乐事。再次回到房里,准备明日的课业笔记,心想:明天一定会更美好...要忍耐..我一定会顺利度过的...一定...

秋天,孤独,落寞的季节。

我的未来不是梦?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意识到我也该积极地寻找工作,把握任何一个机会。

因此,我决定出席Pricewaterhouse Cooper的employer talk,心想:"要是可以留个名,以后要进这大公司,可能也不是梦想了吧?"抱着这样的遐想,我独自来到了会场。

一到会场,只见人山人海,大家被堵在门前等着登记入场。我原本还以为会十分冷清,欸...还真是失误了,毕竟人家还是世界闻名的Big Four。

讲座开始,公司职员站在前台为学生讲解有关公司运作和内部构造,最后开放自由询问环节,让学生们各自寻找目标职员来提出发问。

此刻,公司也很贴心的为众人准备了食物饮料。

我赶紧把握机会,询问申请工作的详情。好不容易,我找到了一名女职员为我解答问题。

"May i know what's the entry requirement for job in PWC?"

她翻了翻手中的手册,说道:"The minimum requirement is 2.1 in your 1st degree."

"But i am postgraduate student currently, i just got 2.2 in my undergraduate degree, can i still apply for the job?"

"I'm afraid it's not...let me ask someone else for you..."

"Even i am acca student?"

她就把我转给另外一个职员,她的答案依然是"no",然后又把我转个别人。

辗转问了好几个人,全部人都说不可以。我有点心灰意冷了,既然来到了,不吃个饱绝对弥补不了我心中的痛。拿了一大堆东西,化悲愤为食量。

当我再次排队拿食物,准备吃第二摊,有个女职员很和蔼的问我过得怎样。我直截了当的说不好,经过一番解释,她也了解我的处境,最后她去找同事商量有关详情,当时我正抱着盘子吃着蜜瓜。

不久,她回来告诉我,我还是可以申请工作,毕竟我还是有个acca,绝对会是个优势。但是...1st degree还是会列入公司的考量,纵然postgraduate比undergraduate高等一些。

她鼓励我上网申请工作,然后记得要好好解释为什么我会拿不到2.1,接着,她还安慰我说,现在这个年代,degree是越来越不重要了,相反的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我好好加油。

瞬间,我感到一丝希望,或许,我还是有这个命进大公司工作吧?我高兴地向这位女士道谢,满怀希望的回家去。

在冷清的人行道上,过往的一切不停在我脑海穿梭。

会不会为过往的自己感到遗憾,后悔?

有,所以我才要加倍努力的读书,master考个好成绩,再来acca,弥补我以前的怠惰,为了我的前途,也为了不再遗憾。

鸡同鸭讲,行云流水也?


大学为了训练学生们的teamworking和未来着想,帮学生们安排了各自的组别,由6-8位成员组成。

这想法源自某位成功人士,他说:"You won't be able to choose your team member and boss in your future career."

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我的组别里,竟然是由各个不同国籍,种族所构成。有泰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国人,中东人...加上我这个马来西亚人,可谓是多元种族。

第一次的聚会,大伙都简单的介绍了自己,彼此稍微聊了几句,很快的就从英文水平中分了个高下。排名如下,英国人,中东人,巴基斯坦人,剩下的三人,自然就是属于不流利那种。

因此,组里又分成两个小组,行云流水组与鸡同鸭讲组。

讨论会上,行云流水组很开心的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聊着生活琐事。

鸡同鸭讲组则在旁沉默不已,为了打破僵局,我开始发言,虽然大家说得有点慢,但沟通方面还是没有问题,只要将就点,说慢些,大家还是可以交谈甚欢。

无奈,行云流水组似乎没有想和我们交流的念头。

鸡同鸭讲的队员们各各为此不忿,纷纷打起换组的念头,我赶紧劝阻他们,毕竟大学是不可能让他们换组的,如果让其他队员知道,恐怕会心生嫌隙,以后更难合作了。

还好,他们也明白了这点,才打消了这念头。我想,只要我们努力,一定可以顺利度过这个学期的,我想行云流水组也不会不了解这个道理。

唉...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麻烦呢...什么时候鸡才会明白鸭子说的话,达到世界大同的境界?

心动,心痛

从我懂事以来,基本上我身边的情侣们都似乎没有给过我良好的印象。

我的父母,天天吵个鸡犬不宁,年幼的我备受邻居们的瞩目,不是因为我特别优秀或者过人之处,而是由于我家的纷争已是总人皆知,引来的,只是别人不屑,同情的眼光。

有个友人,结识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情根错种,虽然清楚明白这是个无底深潭,却依然义无反顾投身其中,尽管身边的人极力劝阻,却只换来一句,少管我的事。结果,自己被伤个遍体鳞伤,钱不见了,心也碎了。

此外,还有太多太多的例子。

童年的回忆让我感到自卑,自卑自己的样貌,自卑自己的学历,自卑自己的个性,一切一切...

曾经,有个女生说:"不爱我,就不要碰我。"其实我并不讨厌她,也想跟进一步交往下去,但听到这句话,我就意识到这似乎是个很大的包袱。我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去背上?最后,我还是放弃了,这段感情也就无疾而终。

寂寞,迫使人寻找别人的怀抱,这样的感情,既自私又可悲。不小心喜欢了人,却又害怕说了出口会引来反感,再且,也无法肯定自己是否真的爱上,矛盾不已。

到底...爱到底会有怎么样的症状?

心情会被牵动?想完全占有这人的心?

不懂呢...

喜欢一个人,似乎要鼓起很大的勇气,以及做好心理准备。

心动了,会不会换来心痛?

2009/2010 杰式计划

从书上得知,计划是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也来设定本年度的大计划。

由于acca和大学的考试撞期,因此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先专注在大学课业,之后再好好的完成acca剩余的两张paper。

杰式计划第一:

成绩优异!

根据英国的教学制度,硕士成绩分为三种,优异(distinction),及格(Passed),证书(Failed)。优异大概是每颗分数必须达到70-75分吧,以我的水平来说...的确是满难的。

我会好好努力加油读书的,毕竟这可能是我人生最后一次大学生涯了!

杰式计划第二:

打工赚钱!

Visa规定学生们能一周工作20个小时,希望找分工来贴补下...可是现在passport并不在身上,想要打工似乎有点不方便呢,希望一切顺利,home office赶紧批好寄passport给我吧。

杰式计划第三:

英文进步!

在英国生活了一年,虽说算是进步不少,却还谈不上游刃有余。有时候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还是会口齿不清,转不过来,甚至还会听不明白,真是糟糕啊...希望可以赶快改善这点。

有了目标,就要好好的前进。

朋友们,祝福我吧:)

大马小子上大学



第一天上课,我满怀期待的进入课室,不晓得会遇到怎么样的新朋友,面对怎样的挑战呢?

新鲜加刺激,恍如回到孩提时代,初入小学的时候,我又找回这感觉了!

老实说,我并没有正式的在大学上过课,以前的inti只能算是学院。Aston大学虽小,但五脏俱全,设备还是蛮不错。课室属于讲堂型,桌子和Tarc一样,长板,椅子则是戏院那般的折叠软垫椅。老师必须佩戴无线mic,不然说话会听不清楚。

要说略显不足的地方,应该就是椅子和桌子之间的距离,太远啦...写字的时候必须压低身段,十分累人。

也罢,大学生活嘛,不应该计较这等小事,认识新朋友才是最重要的。

我开始打量身边的人们,挑选新朋友。每当我看到适合人选,我就投以热情的眼光,但他们似乎装看不到似地,没有一丝回应。(感觉好花痴...)

正当我心灰意冷,身边的同学们主动和我聊天,有印度的,泰国的,巴基斯坦,俄罗斯,越南,等等,唯独少了华人和马来西亚人。不久我才了解,原来我是班上唯一的大马人。

因此,上课6小时,顾名思义的英文教学和沟通交流,相信敝人的英文很快就会进步神速了~

我原本还认为这所大学应该会有很多大马同胞,想不到...我倒变成了稀有动物,到底哪里有大马人啊?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英国学子庆中秋

2009年10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华人中秋节。

中秋节不仅是为了嫦娥,也不是为了吴刚和玉兔,我相信,古人创造这个日子也是为了一家团聚,家好月圆。

这是我在英国的第二次中秋节,去年的中秋,我并没有做些特别事情,就只简单的和housemate在家简单的吃了一餐饭,特没意思。

为了纪念这神圣,孤独的中秋节,我突发奇想,不如...来弄点新意,吃汤圆如何?

没法子和家人一家团圆,但吃个汤圆,取其谐音,汤圆汤圆,让自己高兴也好。

做汤圆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搓面粉,弄馅料,这些材料,估计也不好办。最后,我退而求其次,到中国市场买了些即食汤圆,方便加便宜。

晚上9点钟,我开始准备制造美味姜汁汤圆。

首先,把姜削皮切片,水开了过后,把姜片放入,熬个30分钟,将姜的辛辣都煮出来。

30分钟后,加入一两匙的糖,还是甜甜的比较可口(个人观点)。再熬个10分钟左右,姜糖水弄好了,熄火放一旁待用。

最后把汤圆从包装盒解封,放入沸水里,看到汤圆浮起,就代表汤圆熟了,捞起来就行了。

最近我也参考了别人的做法,听说煮汤圆的时候,水滚了以后再放入冷水再煮至沸腾,效果更好,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呢?

接着,把姜糖水端起放在碗里,再放进热热的汤圆,一道好看好吃的汤圆就完成了~

我高兴地叫housemate赶紧品尝我的第一次制作,虽说是半人工,也算努力一番了。为了应节,室友电脑播起小时候爱听的中秋歌曲...

"月亮圆,月亮圆,月亮照在我的家..."



Housemate也拿出了久违的月饼,和汤圆摆在一起庆节,嗯...果然很有中秋节的气氛。

趁汤圆还热腾腾的时候,我品尝了一口,咳了起来,太辣,放太多姜了,晕...



喝第一口觉得呛,第二口觉得还能接受其辛辣,越喝越好喝。在寒冷的天气里,喝上一碗热姜汤,真的是无比享受呢。芝麻汤圆甜甜软软的口感,也很是不错。这碗汤圆,令我联想起KL庙街的招牌糖水,姜汁汤圆,一样的辣,一样的好吃。

边吃汤圆,边吃月饼,搭配起姜汁,月饼的甜腻也就没那么让人觉得厌恶。



我们两人,边吃边聊,倒也过得愉快。吃完了,因为姜汁的关系,浑身发烫,达到御寒的效果,发了个好梦。

爸爸妈妈,阿苇,阿婆,mindy阿弟,外公外婆,阿姨们,中秋节快乐...

呼...

祝我生日快乐


"在1986年10月11日,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呱呱坠地..."

还记得幼时写的一篇作文,题目为"我的自述"。我以上面的段落作为开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那么多年,光阴似箭啊。

从18岁的生日开始,我就不曾在家度过我的生日,因为我必须乖乖的呆在大学学习,数一数,原来已有六年没在家庆祝了。

某年生日,父母再次发生争执,原本应该是美好的,快乐的生日似乎快变成悲伤的回忆了,气氛闹得很僵。

当晚,我没有主动开口提及生日,就只默默地躺在沙发,看着电视节目。时间接近凌晨12点,我的生日也即将结束了。我本想收拾一番,上楼休息去。

此刻,母亲和妹妹从外头骑着摩多车回来,手上提着一包东西。

母亲把东西拿进厨房,然后端出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和妹妹笑嘻嘻的望着我。

母亲说:"这是长寿面,今天你生日,吃过后就会添福添寿。"

当时的我,欸...悲喜交接?喜极而泣?我已经忘记了,但我记得烫烫的面条很好吃。

2009年10月11日,我身在英国,对着电脑,回忆过去,写着我的心情回忆。

祝我生日快乐。

...

你,还记得嘛?

首先,请仔细的观看影片...





今天,我一如往常的登入facebook,无意点击了友人分享的一段影片。影片不长,短短的6分钟,看到最后,眼眶温热起来,进入沉思。

母亲,对我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恩人?银行?还是只是一个普通的陌生人?

我并不记得婴儿时期的事迹,听着影片中的母亲抱着孩子唱着耳熟能详的童谣:

妹妹背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看花。

娃娃哭了叫妈妈,树上小鸟笑哈哈。

心里竟有种悸动,也许,母亲也曾经搂着我,哼着一样的歌曲吧。

我的童年不算得上是快乐,却也说不上是凄惨,就因为有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才会一一忍受,不放弃自己。对于母亲,我总能卸下心防,尽情的撒娇,诉说我每日发生的事情,直到现在,我还是没变,很孩子气吧?

记得母亲也曾说过,如果她老了,就把她送进老人院,因为她不想拖累我的生活,可能,我妻子也不会愿意和她一同生活。

我总认为她是在开玩笑,回想起来,她究竟是以怎么样的心情说出这番话?

或许,我并无法当个百分百的孝子,我,似乎没有办法整日抱着耐性的照顾别人,为他人付出。

但是,我绝对不会把年迈的家人送进一个老人院度过风烛残年,天天期盼我的来临,这太残忍了。

要是我的妻子无法包容我的家人,我会想说,可能彼此并不适合。无法接受爱人所爱的人,这爱也太肤浅,太自私了。

如果他们认为一起住会引起许多问题,那么就买两个房子吧,父母住一栋,我住另外一栋,只要大家依然在一起,也就无所谓了。

因此,我一定会努力赚钱,为了继续守护这个家庭。

如果母亲再次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会坚决的说不,并不是因为什么世俗看法,而是因为,作为一个人。

突然觉得,好久没有和家人聊天了,明天,打个电话回去,听听大家的声音,撒撒娇,未尝也是一种幸福。

请让这份幸福,永远保留下来。

我在英国的家

英国,是个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好地方。

自小,我家人就对我灌输一种思想。以往,爷爷慈祥的对我说:"给利啊,以后你大了,就会去英国读书,读大学,就好像你伯父们一样哦。"

年幼的我也不晓得其中含义,为什么一定是英国?为什么要向伯父们看齐?

长大后,虽然爷爷不在了,但也渐渐明白他话中含义,在现实的社会里,在国外留学是件难得,值得骄傲的事情,家人是想我以后的人生路途平坦,走的舒服些吧。

20年前的我并不知道我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到英国,只能憧憬那天的到来,幻想未来幸福的日子。

经过了一番折腾,终于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家。

初步抵达的城市,Milton Keynes,是个崭新的城市,规模虽小,却拥有英国排名第四大的shopping mall,吸引不少游客。我喜欢它清新的空气,四处都能见到绿油油的树林,成日都感到神清气爽,舒服极了。

第二年,为了继续升学,我搬迁到著名的工业城,Birmingham。作为英国第二大城,气派的摩天大厦犹如丛林般的四处林立。走在人行道上,感觉天空都快被大楼遮蔽了。

一个发达的城市,绿色植物定当可遇不可求了,污染指数高出不少。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等价交易,有得必有失。

天生体弱的我,似乎有点水土不服,竟然出现过敏现象,真糟糕。

从网上搜来的资料...

伯明翰(Birmingham)地处英格兰中心平原,没有古堡。当地人自己说,他们没有奇山秀水,也没有险关要隘,既不是战略要地,也不是皇家园林,伯明翰从小乡村变成大城市,不靠天,就靠人。位于斗牛场购物中心(Bullring)附近的圣马丁教堂广场,是伯明翰历史上第一次崛起的中心。1166年,国王给了伯明翰一个奖励,允许它拥有自己的市场。于是伯明翰人就发展起贸易市场和手工艺加工,直至发展成商贸城市、赢得“千种贸易城” 的荣誉。



 在二战期间,伯明翰受到猛烈的轰炸,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已毁坏殆尽,目前都是20世纪50和60年代重新建设的,所以伯明翰成为英国最“丑陋”的城市,经常被人们称为“混凝土森林”。



  近年来,城市中心经过大力改造,恢复了许多旧的街道,并建了许多广场。





伯明翰,我的未来日子会碰上什么人,遭遇怎样的事物,好事还是坏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部,我的好朋友



我有个好朋友,他叫小部。

之前也提过,初来英国的我,人生地不熟,在补习社规模的学校上课,加上班上都是些年纪稍大的上班族,每日的生活就是读书,睡觉,读书,睡觉,日复一日,重复一样的过程。

我并不是个勤劳的人,驱使我努力的动力,除了家人还有自己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聊。

好不容易考完了,空暇的日子令我无所适从。无所事事的时候要做什么?抓破脑袋都想不到,自然而然就会胡思乱想,什么事情都往坏想,越想就越怕。

这时候,小部出现了。

他是个很好的人,从来不会激怒我,当我有心事的时候,他会安静听我说,任我宣泄内心不满。而且,他也不会取笑我,绝对不会背叛我,通过他,我的压力得以抒发,不再压抑。

每当我遇上了坏事,他会接收我的悲伤与痛苦,心也就不会这么痛了。

每当我遇上了好事,他会分享我的快乐与欢笑,世界似乎变得美好了。

最近,我认识了一班新的朋友,我的生活似乎也因为这友情变得生动一些,吃饭会叫上我,好玩的也会预我一份,不会把我排除在外,枯燥的生活,顿时充满了生气。其实,我真的很高兴。

许久不与人深交的我,待人处事显得十分笨拙,希望身边的人不会被我伤害吧。

匆匆的一天过去了,一回到家,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准备把每天发生的喜怒哀乐都告诉小部。

你们...猜到小部是谁了嘛?




后注:

我不是个疯子啦...

部落格,的确陪了我很长的时间。

我的不安,我的焦虑,我的喜悦,我的情绪,一点一滴都记录在这里。

呆在这里,我就能平静下来,很奇怪吧?

就算没人喜欢我写的文章,我还是会继续的写下去。

另外,谢谢彪明,谢谢大家的安慰与拥抱,我好像...比较有勇气继续面对挑战了。

共勉之

:)

拥抱。依靠


在西方国家,拥抱是一件很普通,很简单的事情,早上起床,打开房门见到家人,就能够来一个拥抱。

在东方国家,拥抱是一件很困难,很尴尬的事情,任何时候,彼此鲜少触碰对方,就只能够互相观望。

人,是一种奇妙的生物,就算外面再坚强也好,内心也总会有软弱的一面。有时候看到新闻,某人自杀了,假设,有一个人在他身边,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结局是否能够改变?

身为一个平凡人,我不可能从容面对身边的一切。好的,坏的,我也希望有人可以和我分担,分享。一个人承受所有,实在是太沉重了。

我觉得,小孩是幸福的,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毫无顾忌。在那个阶段,拥抱绝不会是个奢侈品,父母家人会陪在你身边,家是你的避风港。

长大后,情绪必须要自我掌控好。如果你哭了,也不知道会惹来如何的流言蜚语。

也许,别人会不耐烦的说:"哭屁啊?"

再不然,换来一瞬间的同情,事后,人们会在你背后不停地讲,进而改变他们对你的看法,嘲笑你是个爱哭鬼,以前建立的良好形象,顿时毁于一旦。

生活中的变数与挑战太多了,目前为止,我尚算顺利。最近我会想,我到底,能这样过关斩将到何时,某天,我会不会熬不过去?

独自一人生活在国外,不安,落寞总是难免,要是我发生了意外,会有谁来救我...?面对问题时刻,我好想找个人来商量,依靠,或许,这是我还不够成熟的证明吧。

如果有个人能够聆听你的心事,分享你的喜怒哀乐,你难过的时候,他也不需要说些什么,就只给你一个简单的拥抱,感受温暖,可能我们的心,就会获得救赎,轻松一些。

朋友,你找到能够依靠,拥抱的对象了嘛?

梦想世界,童话世界


人生匆匆数十年,穷其一生,到底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名利?钱财?理想?还是为家人?

我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

我很喜欢一首儿歌:

我家门前有小河,后面有山坡。

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红似火。

小河里有白鹅,鹅儿戏绿波。

戏弄绿波鹅儿快乐,昂头唱清歌。

我小时候的理想很简单,就希望能够买间这样的房子,和家人在一个民风纯朴的乡下生活,再买块地来耕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天天和和蔼可亲的邻居们打交道,不用担心被人算计,大家也不会太计较钱财。

过年过节,众人开心的过节,出席宴会,和乐融融。

这样的日子,在这现实的社会,似乎有点over了吧?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清楚明白,我的梦想,就犹如童话世界一般,那么飘渺,与其有空做这样的白日梦,还不如进修自己,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讲到底...这世界还是以"钱"为主啊...唉...

K歌之王


也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小时候的我就十分喜爱唱歌,尽管,我也不是什么高手。

小时候,小姨丈开了间卡拉OK,母亲常带着我和妹妹一同前往。饮酒作乐?非也。

在黑暗的空间,小小的我初次踏上闪亮亮的舞台,恐惧感也是难免的,更何况,还得在陌生人面前表演,在母亲的陪同下,我们第一次合唱,很是温馨,创造了彼此美好的亲子回忆。

一次生,两次熟,上了好几次,我也不再害怕,有能力独挑大梁,自己上台了。当时的我,也不晓得自己到底唱的好不好,只是纯粹的,喜欢唱歌,喜欢台下的掌声和鼓励,嗯...有次唱完还有姐姐们请吃蛋糕呢,哈哈哈。

9岁的我,鼓起勇气参加我人生中第一次的歌唱比赛。

比赛前夕,我,母亲和妹妹在房里共同构思桥段,在歌唱中加入舞蹈,载歌载舞,练了超久的。无奈比赛当天,竟让我抽上了第一位。突如其来的一号,压力与紧张,彻底的把我给打垮了,犹如被定了身,安静的唱歌。结束后,赶紧跑下台搂着父母,吓呆了。

自此,我不再主动参与任何歌唱活动,也因此,我的"歌唱事业"停滞不前,哈哈哈哈哈。

重新接触唱歌,是在我大学期间的事情了。朋友兴致勃勃的把我拉去唱K,一开始我还很不好意思开口,一直推脱说我唱很烂之类的。在朋友们再三怂恿下,还是唱了下去。

"啊?还不赖嘛。"

"你唱歌声音和你说话很不一样欸。"

朋友的鼓励为我带来了信心,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还是感到十分喜悦。结果,我又掉进了唱歌的陷阱里。(也掉进了redbox等K房的无底坑...)

或许,也是虚荣心作祟的原因,每当女生们称赞我的声音如此这般,我都会心花怒放,越唱越卖力。嗯...我还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嘛。

我很清楚了解,唱歌只是个兴趣,再说,我母亲并没打算把我培养成一个职业歌手。我的目标,也许是个商业大亨,也可能是个会计师。但志愿和兴趣,似乎也没有冲突吧?

业余之时,和朋友们唱歌游戏,也不失为一个减压妙法,唱歌,真的是件很快乐,很好玩的事情呢!

来了英国一年多,好想唱k啊...女生们,约我去唱呗>"<

visa风波---二笼


9月27日,我和新朋友们一同前往大学,准备出席11点整的visa workshop。

事前,职员已经分了一份application form给我们,填毕,等着让advisor检查。

workshop很准时的在11点开始了,通过了大荧幕,advisor很有耐性的教导我们填写form的正确方法,第一页直到最后一页。

途中,我的疑问,比如说我的名字,maintenance fees,visa reference number等等,都一一解答,还真的是来对了呢!

填到最后,已经是1小时半过后的事情了。

Advisor通知我们,10月5号过后,visa application form将会有所变动,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填的表格,也会变成一份废纸。

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时间,尽早准备好,然后交给advisor,他们会帮我们寄出,再帮我们和home office沟通,很不错吧?

想不到延期一个visa,竟然要花上那么长时间来填表格,唉...突然有种回到当初申请visa的感觉,求神拜佛啊...一定不要发生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