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的家

英国,是个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好地方。

自小,我家人就对我灌输一种思想。以往,爷爷慈祥的对我说:"给利啊,以后你大了,就会去英国读书,读大学,就好像你伯父们一样哦。"

年幼的我也不晓得其中含义,为什么一定是英国?为什么要向伯父们看齐?

长大后,虽然爷爷不在了,但也渐渐明白他话中含义,在现实的社会里,在国外留学是件难得,值得骄傲的事情,家人是想我以后的人生路途平坦,走的舒服些吧。

20年前的我并不知道我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到英国,只能憧憬那天的到来,幻想未来幸福的日子。

经过了一番折腾,终于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家。

初步抵达的城市,Milton Keynes,是个崭新的城市,规模虽小,却拥有英国排名第四大的shopping mall,吸引不少游客。我喜欢它清新的空气,四处都能见到绿油油的树林,成日都感到神清气爽,舒服极了。

第二年,为了继续升学,我搬迁到著名的工业城,Birmingham。作为英国第二大城,气派的摩天大厦犹如丛林般的四处林立。走在人行道上,感觉天空都快被大楼遮蔽了。

一个发达的城市,绿色植物定当可遇不可求了,污染指数高出不少。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等价交易,有得必有失。

天生体弱的我,似乎有点水土不服,竟然出现过敏现象,真糟糕。

从网上搜来的资料...

伯明翰(Birmingham)地处英格兰中心平原,没有古堡。当地人自己说,他们没有奇山秀水,也没有险关要隘,既不是战略要地,也不是皇家园林,伯明翰从小乡村变成大城市,不靠天,就靠人。位于斗牛场购物中心(Bullring)附近的圣马丁教堂广场,是伯明翰历史上第一次崛起的中心。1166年,国王给了伯明翰一个奖励,允许它拥有自己的市场。于是伯明翰人就发展起贸易市场和手工艺加工,直至发展成商贸城市、赢得“千种贸易城” 的荣誉。



 在二战期间,伯明翰受到猛烈的轰炸,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已毁坏殆尽,目前都是20世纪50和60年代重新建设的,所以伯明翰成为英国最“丑陋”的城市,经常被人们称为“混凝土森林”。



  近年来,城市中心经过大力改造,恢复了许多旧的街道,并建了许多广场。





伯明翰,我的未来日子会碰上什么人,遭遇怎样的事物,好事还是坏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 Responses
  1. Anonymous Says:

    你好!!

    看下去,外国风景/建筑物真的美很多,蓝色天空也很清晰。。。


  2. Karen Sing Says:

    好谢慕哦!那也是我梦想留学的地方。 接下来遇到的应该都很精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