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ernality


周末,闲来无事,看了一出老电影,11年前的Bicentennial Man。

1999年,说实在,也不算太历史悠久,更何况还是好莱坞的电影,画面还是挺不错。

故事记述一个机器人的一生,由于爱上了人类女孩,它放弃了永恒的生命,变成了人类。

最终,两人躺在病床上,手牵着手,一同逝去。

我不是个容易感动的人,却因为这电影,撼动了心。

这样的爱,不晓得是否存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道路,一生中一定会遇到几个不错的对象。

交往,结婚,生子,一个完整的人生。

为的是责任,保险,还是一个理所当然?

我觉得,夫妻之间,是可以没有爱的。

要是能找到一个自己心仪,互有感觉的对象,是最好的。但世事难料,如果年华老去,自己能否坚持己见,宁愿单身一辈子也不降低要求,找个伴?

单身一辈子,孤苦伶仃,老时,过着犹如等死的日子,听起来很是吓人。

或许,可以选择,找个老伴,子孙满堂。

当然,也可能会面对许多烦恼,不肖子孙,家里闹个不停,却总比一人强出不少。

永恒的爱,可遇不可求。

现代男女关系,既简单又方便。因为寂寞而寻求回来的,一时心灵或是肉体上的慰藉,到底又算是什么?

我正在适应这样的世界。

可能,等我惊觉老大不小了,就会匆匆物色身边的对象,完成自己的人生。

欸?我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变成那样。

人生,偶尔也要学会退而求其次。

妥协,未免不是一种好办法,总比孤独老去来的好。

电影里的爱情,刻骨铭心。

现实里的爱情,未必如此。

做人,还是要现实些比较好。

宅男的日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闲了太久,开始怀念起以前忙碌的日子。

上课,打工,group meeting,虽然麻烦,但却给与我一天的目标,让我知道,今天应该要做些什么。

不用上课的日子,天天呆在家。坐在电脑面前,漫无目的的按着浏览器,打开msn,又不知道要聊什么,重复又重复,无聊透顶。

对电脑对久了,头有些晕,胸口有些闷,总觉得自己好像被关了起来。

想要出外走走,却不想一个人在城市里四窜,按一按电话,才发现,原来我都没什么朋友。

无聊死了。

回想在马来西亚的日子,可以骑着电单车和孩子们兜风,带他们去游乐园荡秋千,和小狗散步。日子不见的十分充实,但最少还有人陪伴。

晚上,可以和朋友到mamak档喝茶吹水,大聊别人是非,嘻嘻哈哈又一天。

在inti的时候,一屋子的男生大开房门,玩着dota,房子里尽是男子汉们的呐喊,欢呼,或者悲鸣。

有时候,我们也会一起去ktv唱k,到midvalley金河等购物中心逛街,或者寻觅各处美食,大快朵颐。

以上所说的,只能成追忆。

原来,我的好朋友家人,都在马来西亚。(废话...)

天天关在家里,不说话的日子,我还真的不知道能忍到什么时候。

解决方法,不外乎就,多找几个朋友,出去走走,或者努力读书,打工赚钱。

心里很明白,无奈好友难寻啊...

因此,唯一的办法,只剩下读书,和打工了。

拿出acca的课本,进行复习。考试的日子,2010年6月初,料想不到,我竟然会提前半年准备考试,上天是否会被我的勤奋所感动,让我顺利及格?

天啊!!!!

英国好无聊啊!!!

胸口的闷气什么时候才能抒发出来~.~

我与小王

物品有分高品质与低品质,人似乎也有类似的分类法。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已经注定要分出一个高下。当时家长们注重的,是成绩。

一班4-5岁的小孩,考试过后,老师按照分数列出了一个排表,第一名的小孩,备受瞩目,家长喜悦万分,而最后一名,可能会被老师严厉训话,父母的鞭打。

最后,形成一种竞争,小孩纷纷以此为标准,看不起成绩差,懒惰的同学。

一天一天的长大,要比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

学业上,要比成绩。

外貌上,要比好看。

金钱上,要比富贵。

当人越来越计较,烦恼就会越来越多。

相信也不会有人喜欢听到:"你看隔壁那个小王啊...读书比你好啊..."

之类的对话吧?

就算胜了,很快又会跳出第二个小王,第三个,无穷无尽的竞争。

人,总爱追求完美。

完美的脸,完美的身材,完美的学历,完美的伴侣,等等。

比较,让人进步。

比较,让人烦恼。

如果世界少了比较,烦恼少一些,逆向思考,进步也少一些。

唉,矛盾呢。

人比人,气死人。

所以到底要比,还是不比好?

阿玲家庭式鸡饭

开学2周了,庆幸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依旧天天上课,下课,温习,睡觉,一日复一日的过。

最近,又觉得这种一成不变的日子腻了,想做些不一样的事情。

首先,就从食物着手。

还记得在家的时候,我妈偶尔也会煮鸡饭给我们吃,白切鸡,配上香喷喷的牛油饭,加来上一碗热腾腾的蔬菜鸡汤。呼,一绝哦!那一天,我饭量就会大增,吃上好几碗饭才够。

会想到这些,也就代表我又开始想家了。

多愁善感的我...天枰座的缺点。

今天,我下厨做鸡饭吃。

名字嘛,就用我妈的名字来命名好了。

"阿玲家庭式鸡饭"

妈妈说:"鸡饭要好吃,饭是非常重要滴。"

把姜和蒜米切碎后,就放在一旁待用。

由于只有我一个人吃,算一算分量,午餐还有晚餐...两杯米多就好了。

把米洗好后,开火热锅,要炒"米"了。

感觉锅够热了,放入牛油。牛油逐渐的融化,形成金黄色的液状,牛油的香味顿时四溢。

眼看牛油都化了,就把切好的蒜米和姜末放入锅中快炒,姜蒜的味道搭配上牛油,相得益彰。



把味道都炒出来后,再放入白米,拌炒均匀,直到米都炒成牛油的黄色,就大功告成了。

这个阶段,只能算是半成品。



将炒好的牛油米倒进电饭煲,加入适量的热水,稍微搅拌,不然牛油可会沉底。



盖上饭煲,开电煲饭。

鸡饭,鸡饭,当然少不了鸡肉。

我妈弄得鸡肉,可是复杂得很。

要腌,再用热水烫,挂一挂,然后再次放入水中煮,过程繁琐,我也不是很记的了。

当然,我不可能这样做嘛...

毕竟也只有我一个人吃,不想那么耗费功夫和时间。于是,我就稍微改良一下。



把鸡肉腌好后,直接包在锡纸中,放入烤箱,20分钟,香喷喷的烤鸡好了。

饭煮好后,记得先搅拌一下,不然会因为牛油分布不均匀,上面的饭味道会很淡,锅底的则超重口味。

整个过程不超过45分钟,简单,好吃的鸡饭出炉了。



寒冷的冬天,吃着温热的鸡饭,闻着饭中浓厚的牛油和姜味,既开胃,又达到暖身的效果。



尽管和我妈做的还有一段距离,却还是让我找回一些,家里,母亲的味道。

一个人的城市,一个人的房间。

还有"阿玲家庭式鸡饭"。

"好朋友"


以前,我觉得世界一切都很简单,只要你对人好,别人也会回报你。

当别人对我好,我就会觉得,那个人真的是一个好人,接着,就会投入信任。

历练多了,接触人群机会多了,我自己也变了。

或许,我在英国日子呆久了,过度无聊的日子,枯燥无味,渐渐期待会有个"好朋友"的出现。

好朋友的责任...

谈天说话

互相关心

分担心事

体谅对方

简单的几个字,要找个这样的"好朋友",难如登天啊...

基本上,除了父母外,应该只有情侣才会这样吧?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我有些厌倦了。

有时候为了避免尴尬,明明不愿意,不高兴的事情,还是得笑着回答:"好!"

有时候想要多说说话,又可能会冒犯别人,引来别人的一句:"你很啰嗦!"

有时候需要别人帮助,必须放下身段,看人脸色,低声下气的问。

我戴上了叫"虚伪"的假面具。

语言,是为了沟通而存在。

可是,不善言语,冲口而出又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还不如安静的,呆在房间,读读书,写写blog,隐居起来。

广交朋友,又有多少个是会真心诚意,经得起考验,同甘共苦?

这个夜里,对于人世间的友情,我疑惑了。

晚上12点,有点感伤。

算了,睡饱了,郁闷的心情就会一扫而空。

欸,我又把名为"寂寞"的情绪扔进blog了...

我的麦克风


2007年,我偶然发现了meetoto这个网页游戏,结果就疯狂沉迷了,天天上线,唱了一首又一首,欲罢不能。

2008年,发现了某个录音软件,学人录音唱歌。

成品...有点差强人意,我听一听,觉得很刺耳,以往被人称赞所累积的信心,一次打个粉碎。

近日,又重新投入录音的世界,这次,我让朋友也听听成品。

"这听起来不像你的声音啊..."

"真的嘛?我自己也听不出来,觉得难听死了。"

"可能是麦克风的问题吧?"

当时我心想,怎么可能啊...如果我买了一个好的麦克风,还唱这般难听,不是浪费钱?

某天,闲来无事,我随意的点击amazon的商品,无意中发现了stereo condenser microphone。

朋友在一旁一直怂恿...

"买吧买吧,买了你就会录得好了。"

在恶魔的煽风点火之下,还是拿出信用卡,订了一部。

接下来的几天,我天天都守着信箱,就像个小孩期待新玩具。

好不容易,终于拿到了手了,兴奋不已。

这一次的录音,和平时不一样,不再是headset的麦克风,而是一支,能够握在手里的,麦克风。

唱好了,听一听,还真的有些不同。

有什么不同?

我也不是很懂,声音比较清澈,比较好些了吧。

也罢,反正有一支麦克风,感觉也不错。

新玩具啊...新玩具...

如果。最后一天

人生,不外乎生老病死,逃不掉,躲不过。

我妈说过:"老死,是幸福的。"

小时候的我,并不明白话中含义。当然,我从没想过,自己也会迎来那一天。

生病了,才会了解健康的重要。

这几个月,我经历过了几场病,发烧,过敏,还有最近的干咳,生病,令人感到痛苦。

躺在床上,我想,如果我生了什么重病,我会不会继续支持下去?

突然想起中学时期的一位马来朋友。

自小,他就患上了重病,我也不是很清楚是哪方面的病,只知道很是严重,也因为这个病,他的身形比同年朋友还要瘦小,行动还有些不方便。

当时,他就坐在我旁边。

我们的第一次对话,竟然是中文对话。

他告诉我,他是华校生。

他的母亲,每天傍晚时分,就会准时来到班上,接送孩子下课。

有一次,他母亲似乎迟来了。眼见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在班上等待,我也就放下书包,坐下来陪他聊聊天。

内容嘛...我也忘了。

不久,他母亲出现了,两人向我道谢,感觉怪怪的,呵呵,可能不习惯吧。

走去教室,看着两母子走在我面前,母亲拎着沉重的书包,慈爱的牵着孩子,一同走着。

心里百般感触,有点感动,有点悲伤。

接着的日子,他连续缺席了好几周,让我深感不妥。

身边的人也不曾提起,同学们,甚至老师们也不再提起这名字。

最后,我不经意的从别人闲聊对话听到,他似乎已经去世了。

老实说,我并没有晴天霹雳的感觉,只有些意外,有些难过,或许我们交情尚浅吧...

13岁,这样就走了。

如果我生了重病,我的心态又会怎样?

朋友听了我这番话,半开玩笑的说:"切,想那么多干嘛,如果真的要死的话,出门都会不小心发生车祸啦!"

说的没错...

杞人忧天,是愚蠢的行为。

我对生老病死,又有了一番新的见解。

生命,是可贵的,只有一次。我要紧紧的掌握自己的人生,珍惜每一天,不让自己遗憾。

我不晓得,自己的寿命会有多长,只希望,当我迎来我人生最后一天的时候,自己不会有任何遗憾。

人生,要多尝试,多感受世界的一切。

感谢,我还活着。

英文,英文,英文

来到英国那么久,用得最多的语言...还是中文。

尽管在学校的时候,还是英文用的多,但总觉得自己的英文差别人整条街。

当别人说话的时候,必须竖起耳朵仔细的听。

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

"pardon?"

"sorry?"

欸...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场面很尴尬。

应该比刚来英国的时候好些,还记得刚来的时候,连hello都听不到。

身为一个大马华侨,我们似乎夹带一种很奇怪的腔调。

某天,我在班上和同学聊天,她说一听就知道我是大马人,我很好奇...

她说: because my malaysian friend speak english like u, they like to say lah.

我有点不可思议: but i didn't say lah to you?

打从我来英国一开始,我就决心戒掉'lah''meh'之类的副助词。

她笑着摇头示意不是从'lah'看出端倪,只是有种特殊的大马口音。

现在,我身边的中国朋友们英文感觉都很强,很道地。

做assignment的时候,我再次发现自己的不足。

大学的功课必须参考很多课本或者journal等资料,如果有套用的话,必须把句子重组,改头换面,才能放进去。

我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更本改不了嘛...要怎样才能改成一句既顺畅,又有内涵的句子?

一大堆professional的用词怎么改?

只好,自己写好了,再求老外朋友帮忙看看,修改修改。

昨晚,他帮我改到了晚上1-2点才睡觉,非常感谢 :)

"现在中国不是要强大了嘛?会中文就好了嘛!"

看别人这般嚷嚷。

可是俺现在在英国读书啊...人家还是国际语言嘞!

想要短时间内加强英文,只好看多点英文书,和老外多说话了。

什么时候我才能摆脱大马腔,做个英文一流的好学生?

我的20-30岁

20岁的年轻人,应该算是人生的开始吧?

2010年,我24岁。

尽管我内心一直觉得自己有这般岁数,却无可否认,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

身为一个2字辈,到底应该要做什么?

步入社会,做一番丰功伟业?

还是继续升学,游戏人间?

不然直接书都不读,当个败家子,呆在家里,怨天怨地...

"靠,如果我爸是李嘉诚,我还需要在这里?"

我出身的小城市,不少年轻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们会认为,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呆在这个小地方,天天找兄弟,玩"古惑仔"游戏,大谈义气。

其实,我大可以和他们一样,心甘情愿的呆在乡下,守着家业,天天呆在家里。

只是,我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度过。

上天待我不薄,尽管我个性懒散,成绩平平,却还是给予我升学的机会,进了大学,接着acca,再来英国master。

当然,还是得感谢家人的支持。

眼前,我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念书,考个好成绩。

之后,我又应该怎么办?

工作...成家...立业...孩子...退休...

偶尔,我还会想,身为家中独子的我,该不会还要背上开枝散叶的重责吧?

什么年代嘛...

但他们总会期待吧?

晕啊...

如果要我说的话,我是没有这种打算。我不想定下来,只守着一个人。

我的心,还没有成长到想保护人的等级。

要是一辈子单身,又会怎样?

欸...很复杂。

工作方面,我也还没想太多,只觉得,只要考到好成绩,拿到acca,一定不成问题。

创业方面,估计也要等30岁以后,才有这个能力吧?

20-30岁的人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事情...?

疯狂的玩?

拼命学习?

也罢,也罢。

小狗,跑步噜!


电视响起了"意难忘"的电视剧主题曲,阿婆来个美人仰卧式,期待着精彩的剧情。

而我,穿起球鞋,往门外走。

家里的小狗,一见到这般情景,就会兴奋地绕着我跳。

"好啦好啦...帮你绑绳子就走。"

帮它系好了绳子,开门,跑步去。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竟然培养起傍晚跑步的习惯。每天,一人一狗的跑来跑去,在外人眼中,不知道会不会很奇怪?

我家的狗并不是什么名种狗,土狗一只,既胆小,又爱凶,看到外人就吠个不停,还会扑上去。只是,当别人作势要打,它就飞快的跑开,然后躲起来...

因此,我妈总是把它锁起来,避免吓人。

看它那么可怜,我就把它也带上,跑步的时候有个伴嘛。

有时候,当我面对压力或者难题,我就会拼命的跑,想摆脱这一切一切,挣脱无形的压力。

跑完,气喘喘的,压力似乎少了。

小狗嘞?

它跑的比我还快...

有时候还是它拖着我跑。

跑累了,我就放慢脚步,和小狗一起欣赏附近的景色。由于还是新区的关系,人少,绿色植物多,乡下地方,空气自然很好。

人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为了促进人狗关系,我还会和小狗说说心事,聊聊天,尽管都不知道彼此在说啥。

感受大自然的凉风,闻着一股清新的青草味,疲劳很快就消退了。拉着小狗,喝道:"走噜!" 脚步声再次响起,直达家门。

跑步,是我来英国之前,解压的方法。小狗,变成我的倾诉对象,它肯定不会告诉其他人。

现在,我面对压力,瓶颈,不安,唯一方法,似乎只剩下写blog了。

就算我想跑,好像也不是很适合,毕竟还是一个大城市,人多,车多的...

之前买了个麦克风,用来唱歌录音,也不失为解压妙法,但...唱太大声,会给别人困扰吧?

有什么方法,既健康,又能够有效消除烦恼?

唉...要好好地想想。

至妹妹

我有个妹妹。

她小我4岁。

身为家中独子的我,突然身边多了个妹妹。

还记得我爸兴冲冲的跑来姑姑家喊我:"蛤蜊啊,快回家,你啊妈生了个小妹哟!"

说完,我们就骑着摩多赶回家了。

回家,望着母亲怀里的婴儿,有着莫名的感觉,妹妹...我有个妹妹。

说真的,我的记忆,似乎是从这里开始,我并不记得母亲怀孕的过程,不记得之前的事情。

换句话说,妹妹的诞生,是我人生的开始。(欸,是记忆的开端噜。)

小妹的天分似乎比我好,她很快就学会说话,走路。在课业上,也不逊于我,甚至有好过我的趋势。尽管大家都是临时抱佛脚,从不努力,哈哈。

无奈,她还是个女生。

我并不觉得女生是个弱者,相反,我很赞同男女平等这个观念。

漂亮的女生,身边不乏追求者。对于无聊乡村而言,阿飞的攻势,更是猛烈。

寂寞,无聊,加上家庭背景,突如其来的热烈追求,温柔体贴,结果,又多了一个阿飞。

幼儿园的成绩名列前茅,小学尚算过的去,中学一落千丈,一切,看在眼里,很是心痛。

偶尔,我也很想扮演好哥哥的角色,尽管我成绩不是非常优异,但还是能够给一些建议,指教。我想帮她补习,她却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或许,我并不是一个好兄长。

她中学毕业后,选择放弃了升上大学的机会。

老话一句,这个年代,大学文凭不是一个光耀头衔,而是一个必需品,最少,未来,能够走的舒坦些。

这样简单的道理,不难明白吧?

家里并不是负担不起,只是,她还是为了男友,放弃了升学,放弃大学短短几年美好的校园生活。

在大学里,能够认识新朋友,参加社团,偶尔和友人一起在图书馆奋斗考试,逛街旅行,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向往?

她坚持要出外工作,也罢,反正也阻止不了,只好支持。

换了一份又一份的工作,终于找到了一份待遇不差,环境不错的。喜不喜欢,搞不高兴,自己心里有数吧?

最后,还是因为那个,无聊吃醋,纯粹想把你关在小乡村的某人,又放弃了工作。

自己的人生,需要被人这样左右?

为什么总要做那个牺牲的人?

为什么他不可以为了你出去闯?

难道他就不可以进修自己,陪你一起读大学?

为什么他不可以为你的未来着想?

有没有想过,他并不是喜欢你的内在,只是喜欢你那短暂的外在?

自私,非常的自私。

你,曾经有过进大学的机会。

你,曾经有份好工作。

你,也曾经有过别人渴望出国求学的机会。

就算你想来英国,读完degree,接着master, phd。

家里负担不起,我来供下去。

毕竟,我只有你一个妹妹。

我并不是想左右你的人生,我只是想让你,静下来,想一想,你自己的人生到底想怎样。

一辈子呆在小乡下,当个黄脸婆,陪个自私的男人。

还是选择,出外闯荡,追求更美好,舒适,自由,没遗憾的人生。

人生如棋,棋错一着,满盘皆输。

要知道,你值得更好的生活,更舒适的环境,更光明的未来。

这是我作为兄长的劝诫,最后一次,希望你自己想好。

下雪,冬天,生病




搬来伯明翰那么久,原本还以为大城市会温暖许多,怎知道...冬天还是一样的冷。

如果大家有留意新闻的话,就不难得知,英国正面临3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风雪连连,很是可怕。

嗯...去年是18年来最冷的冬天,今年升级了,30年!!!30年啊!!!

其他地方由于暴风雪的关系,导致交通瘫痪,问题十分严重。

风平浪静的伯明翰,近日也刮起大雪,摇身一变,变成银白色的雪之城。

去年,来自热带国家的我见到大雪,兴奋地不得了,穿起大衣,感受雪掉在皮肤上冰冷的感觉,一切一切,竟是如此新鲜。

今年,新鲜感已逝,留下的倒是厌恶感。

下雪后,地上残留的积雪会逐渐融化,形成薄薄的冰块,走在街道上,一不小心,"叽"一声,跌个四脚朝天,感想嘛...三个字,痛,痛,痛。

天要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根骨,饿其体肤...

看来我就是那个"斯人"。

上课的时候,雪正是下得最大的时候,还要是一早9点的课。

一想到昂贵的学费...还是咬紧牙根,豁出去。

今天一睡醒,发现喉咙一阵激痛,感觉就像是喉咙深处已经干枯,出现了裂痕。

我也不以为意,吃了早餐,出门上课去。

路上,我撑着伞,步步为营,缓缓前进。寒风刮在脸上,吸着冰冷的空气,喉咙越发疼痛。

在大学里,接到通知,直到下午2点有一个论文proposal的workshop。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去了。

我预算这"短短"的workshop,可能只需花上1小时。事后再回家吃饭休息也不迟。

嗯,身为一个"斯人",上天的试炼还远不如此。

持续了2小时多...

过后还被professor拉去2人讨论论文。

回到了家,已是晚上7点多。

我已经是饿到无力,喉咙已经干枯的说不出一句哈了。

吃了东西,洗了个热水凉,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明天一大早,继续接受上天的"试炼"。

斯人...斯人...

我才不会被打倒...

哼!

回顾2009

2009年,对我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人生转折点。

如果没有了这年发生的事情,或许,我的未来,事业,人生观,就会不一样了。

1月,度过了离家的第一个新年,身体还不能适应寒冷的气候。由于惯用的右手冻伤了,导致考试失败,流下了不少泪,自责,不忿,怨恨...还有,异常想家。

2月,心情稍微好些,调试好了心态,接受考试失败这个事实。农历新年到了,和housemate两人协力做了丰盛的一餐,呼,不错不错。ACCA成绩正式公布,果然不及格了一门,意料中事...

3月,acca开课了,这次,只剩下我自己独自上课。少了housemate的陪伴,稍微有点不习惯,毕竟,有个朋友在身边,聊天打气,还是能起到振奋人心的效果嘛。

4月,对acca有些心灰意冷,上网得知别人花上好几年都过不了1张paper。我想,为了不浪费钱和自己的时间,我是不是也要想一想后路?

5月,决定报读一个master course,除了多一张文凭增加竞争力,还能获得1-2年的post study visa,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我打算申请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名校嘛。

6月,又再次奔赴acca考场,第一天还迷路,花了很长时间才回到家,超倒霉的。终于考完了3张paper,回想起考试,真是心有余悸,尤其是我人生最大的弱点,calculation。我不想连续3年都重考一样的东西啊...

7月,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正式拒绝了我,上帝是不是把我的门关上了?ACCA考不到(欸,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考到怎样:P),现在连大学都不要我...后悔以前大学考试没有2.1,可恶!

8月,原本已经打定主意要进排名不高的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了,却突然收到Aston university的conditional offer,要求2封reference letter。我低声下气,求了许多的师长,不管大马还是英国的,但没几个愿意帮我,人情冷暖,自有分晓...

9月,非常感谢chui ling和我p3的恩师,在他们的推荐信下,我成功被Aston录取了。呼,上帝总算开了一扇小窗给我...ACCA成绩也公布了,我最害怕的科目低空飞过,及格,无奈最有信心的却"肥佬",3门只过2门,不知道高兴还是悲伤好。

10月,离别了大学数载,又能享受校园生活噜!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中国,泰国,越南,波兰,印度等各国...心里感到十分踏实,感觉自己不再是天煞孤星。我终于有朋友,不用天天羡慕室友了。另外,开始了打工。

11月,assignment多到快压死人,组里又发生了一大堆的事情,进度缓慢,前途堪虑。这时候,我还发现,我似乎无法报考这期的acca,因为和大学考试撞期。花了那么多心血,又考不了,天啊!!

12月,眼看acca是考不了,还是把握眼前,专注master大考。打工方面,功成身退,放下"春卷王子"称号。经过了地狱般的1周,终于迎来了假期,圣诞节,boxing day,哇哈哈哈。

2009年,学业繁重的一年,很累,却很充实。

朋友,学业,读书心态,都得到了,欸...感情嘛?一年一个 :P

2010,美好的一年...一定。

假期完了

1月11日,大学又开课了。

过了一个月的假期,明天正式结束。

幼儿园刚开班时,我开心的换上衣服,背上书包,满怀期待的上学去。

小学假期结束时,夜里,我躲在被窝里,哭的稀里哗啦,不停啜泣,不想回到学校,不想面对老师的教鞭,不想应付繁重的课业。

中学假期结束时,心情尚算不错,因为知道上课的时候,死党们会坐在身边,有讲有笑。由于社会开始提倡爱的教育,老师也不敢体罚我们,哇哈哈哈。

大一至大三,我会躺在家中的沙发,感受家里的一点一滴,呼吸属于自家的空气。另外,还会担心家里是否会在自己离去后发生纷争,心情很是沉重。

出国一年,这些感觉,似乎只能在记忆中寻找。

明天要上课了,又得发愤图强,好好拼出一番好成绩。

懒了那么久,一时还真的难以调试过来,心情有点苦闷。

明天,会遇见上学期的朋友嘛?

我能应付得了这些课业嘛?

一点点的紧张,一点点的郁闷,一点点的不愿意。

今晚,失眠夜...?

假期,再见。

Aston,我回来了。

宁静的夜

又到了夜深人静的夜晚,不踏实的感觉又来了...

这种感觉,难以形容。

寂寞,孤独?

感慨,悲伤?

还是纯粹的不安与不习惯?

不懂,真的不懂。

经历了那么多,还以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夜晚。无奈,它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涌上心头。

不喜欢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一个人,并没有什么不好,要是没有尝试过,一定不会感到如此不安。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国外,会异常孤独,借此寻找伴侣,寻觅能够说话,分享,拥抱的对象。

简单的对话,浅浅的笑容,温暖的拥抱,犹如光明的魔法,驱散心里的阴霾。

人心难测,自己能否,完全相信"人"?

宁静的夜晚,心底的黑暗。

安静的躺在床上,合上双眼,期待打开眼睛之时,能够见到阳光,温暖胸口。

人啊...人啊...

阿母东坡肉

来英国生活那么久,生活费高,是必然的。马来西亚赚钱,英国开销,怎么可能会够用啊...

为了节省金钱,吃的方面,只能靠自己了。

在这里,点一份最便宜的餐加饮料,可能差不多要5-10镑左右,换成马币,已经能够在sunway云顶等地方吃高级buffet。

实不相瞒,我在大马是个少爷兵,十指不沾阳春水,套句老妈常说的:"哎呀,你是温室里的小草嘛!"

尽管听了很多次,回想起来,还会不禁的打了个冷颤,好恶心的比喻。

钱,钱,钱...还是要帮家里节省一下比较好。

所以,我踏入菜市场买菜,自己腌制,烹煮。吃腻了简单的菜色,就打电话向妈妈拿秘籍,做些复杂些,但好吃的菜肴。

其实,还蛮有趣的。

东坡肉,我老妈的拿手好菜,我妹不学,自好有我这个长子继承了下来。

前几天,又吃腻了粗茶淡饭,想做些重口味的食物。

买好了材料,开始下手煮了。

切好了猪肉,洗好备用。



热好锅以后,再放糖,把它煮溶成黄色液状。



我是这样想的,也不知道是锅的问题还是火太猛的问题,糖变成黑色的液体,还冒起大烟,熏得家里一阵朦胧,景色宜人啊...

室友大叫:"walao...一下子fire alarm响就惨。"

话毕,赶紧打开窗户通风。

第一次失败了,我换了个锅,小火烹煮,终于弄成金黄色了。

把猪肉放进拌炒一会儿,放入酱油,然后就加水焖煮。



焖了1个小时,终于有饭吃了。

果然我还是秉承了家族的优良血统,还不错,最少不会像外头的那么肥腻。

吃饱饭后,收拾是最令人厌恶的。

那个黑黑的"焦糖"锅要怎么洗?

怠惰的我

自从大考之后,已经放了很长的一段假期了。

稍微算了算,应该放了快3周了吧?

这三周里,我彻底的把书本丢在一旁,每天享受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没有读书,没有打工的日子,真的是久违了。

一早醒来,吃个早餐,就按按电脑,玩游戏,没有一丝压力。

总觉得这样的生活很颓废。

天天闷在家里的日子,一长了,就会觉得有股气闷在胸口,难以抒发,呵呵,挺抽象的。

偶尔出门逛一逛,买点必需品,还觉得舒畅不少,最少不用天天躲在狭小的角落里,当个宅男。

有时候,闲的发慌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翻开书本温习一番。

但想到这样的好日子可不常有,等以后开课了,真的是想坐下吃个饭都没空了...

最后,还是继续躺下去,浪费时间,休息休息。

该来的还是要来,最近又收到了大学组员的sms,催促功课进度,不耐烦的感觉油然生起,却不能表达出来,免得伤了和气。

下周,要开课了。

休息了好一阵子,充好了电,准备告别怠惰的我,戴上眼镜,再次回归我的大学生活吧!

即食面时代

时代的进步,所有的事情都追求高效率。

好比说...以往必须花上好几个小时才能煮成的汤面,现在只需要买个instant noodles,加热水放汤包,等个3分钟,好吃的汤面就完成了。

爱情似乎也进化了。

以前,喜欢一个人,从仰慕直到爱恋,牵手直到亲嘴,可能要花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是好几个月,也可能是是1年半载。

男女会从朋友,进展到知己,经过一番深入了解,才会接而变成情侣。

进展缓慢,但追求的是那一份浪漫,细水长流。

现在,追求的是效率,见到个不错的对象,马上付诸行动。

一周变情侣,2周搞上床。

如果对方不抗拒,先性后爱也行,总之就是要快快快。

可能,这也是一种好方法,彼此不用过度浪费青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我想,我老了,年轻人的新思想,我有点适应不来。

朋友劝我说:"看开点,时代在进步,现在是即食面年代,以后可能还会更快,微波炉时代,叮一叮,马上就能吃了。"

身为男生,绝对不会吃亏。

但女生呢?

新时代的女性,不再拘泥于这些小节了,玩得开心,乐得逍遥。

即食面爱情,方便,简单,好吃。

可能,我也要进化一下。

2009的最后一天


转眼间,又快过了一年。

以前的我,从不在乎这些。或许是年纪大了,有点感慨光阴似箭。

回想过去的一年,我做了些什么?

读书,上课,考试,日复一日,及格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愿望。

还挺无聊的。

嗯...不然要做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比如说,参加超级星光大道?打家劫舍"大茶饭"?还是夺得诺贝尔奖?

还真的是做不出来啊,哈哈。

在这个夜晚,housemate打算去伦敦找朋友倒数庆祝,我不想去长途跋涉的去凑热闹,于是就选择留了下来。

当我送完火车之后,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电话又再响起。朋友叫我到他家吃饭,一堆人热闹热闹。

眼看推也推不掉,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抵达现场,无趣的喝着啤酒,按着手机。一封一封的sms发来发去,打发了不少时间。

晚上11点,众人出发来到广场,期待倒数的时刻。

随着12点的到来,人潮越来越多。也许因为人多的关系,似乎也不再那么冷了。

突然间,眼前出现了烟火,没有倒数,也没有征兆。

人们纷纷抬起头来,发出惊呼。

这一刻,2009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了。

今天是,2010年1月1日。

烟火在空中飞舞,闪耀夺目,接踵而来,很是漂亮。

人生和烟火一样,转眼即逝,我并不晓得是否有前世今生,但我想,重要的是,活的灿烂,活的精彩,足矣。

璀璨的烟火持续了5分钟,大家看的十分尽兴。

事后,人群渐渐散去,和5分钟前相比,不胜唏嘘。

回到了家,一片寂静。

2010年,我要过个没有遗憾的一年。

新年快乐。